•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第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坚持不渝,困知勉行,伤害控制事业必将蔚为大观
王声湧
2004, 8(6): 481-482.
摘要: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研究现状
叶冬青, 姚捷, 董玛霞
2004, 8(6): 483-485.
摘要:
急性呼吸道疾病爆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
姜庆五, 居丽雯, 姜仁杰, 蒋露芳, 陈胤忠, 林玉尊, 周联娣, 沈进进, 汪华, 俞顺章
2004, 8(6): 486-488+621.
摘要:
目的 对 2 0 0 4年 4月起在江苏苏北及其邻近地区发生中、小学生爆发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流行的集中发热并伴有头痛、头晕、咽痛、扁桃体炎病例进行病因研究。方法 对流行区 2 0位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体 ,并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PCR)以及电镜检测。结果 MDCK(35代 )、LLC MK2、VeroE6、MRC 5 (39代 )分离培养均未出现细胞病变 ;军团菌培养亦未发现阳性结果 ;经人喉癌传代细胞 (Hep 2 )分离培养 ,2 0份标本中 13份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 ,电镜下可见细胞胞核内大量呈晶格状排列的典型腺病毒颗粒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PCR检测均证实为腺病毒感染。结论  2 0 0 4年 4月发生在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小学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
北京市牛街社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现状研究
梁万年, 刘迎, 瓮学清, 王玉春, 王世萍, 周晓萍, 李荣, 李葳, 赵焕香
2004, 8(6): 489-492.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群各种伤害的流行情况 ,即伤害的种类、三间分布特点、原因及后果。方法 以居委会为单位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牛街地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符合入选条件的大于 6 0岁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伤害的发生率为13.5 5 % ;死亡率为 4 3.5 7/10万 ;男女之比为 1∶1.78;春秋季节高发 ,白天多见 ,上午占 5 8.0 9% ;前三位受伤地点为卧室 /客厅、马路、卫生间 /浴室 ,共占 6 6 .90 % ;前三种伤害依次为跌倒、钝器 /锐器伤和烧烫伤 ,占 86 .19% (按人次 )。跌倒是首位伤害 ,发生率为 10 .4 6 % ,占伤害总数的 77.17%。结论 北京市牛街社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率、死亡率居国内中等水平。跌倒是首位伤害 ,其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严重 ,已经构成危害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存与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 ,应首先致力于高发伤害———跌倒的预防与干预。
湖北省伤害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杨树旺, 傅义, 李阳, 张岚, 祝淑珍, 张庆军
2004, 8(6): 493-495.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伤害流行特点和规律 ,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湖北省伤害流行的报告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高达 30 %或以上 ,男孩明显高于女孩 ,城市高于农村。伤害类型以碰伤、摔伤或扭伤居首位 ,其次为锐器刺伤或切割伤。②农村 0~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 81.8/ 10万 ,前三位死因是溺水、机械窒息和交通事故。 0~ 14岁伤害死亡的女童 82 .2 %发生于 5岁以下。③全人群约 1/ 10的死亡是伤害所致 ,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 15~ 5 4岁。④全人群伤害死亡主要原因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水。结论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
广州市天河区居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何志辉, 陈维清, 程朝霞
2004, 8(6): 496-499.
摘要: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天河区居民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广州市天河区居民过去一年的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共调查天河区居民 2 85 3人 ,意外伤害发生率为 13.99% ,男、女分别为2 2 .0 8%和 17.19% ,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0 1) ,伤害次数发生率为 19.6 3%。跌倒 /坠落、扭伤和碰撞 /挤压伤是最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伤害地点是家里 /宿舍、学校 /幼儿园和道路。 2 .32 %的受伤居民需住院治疗 ,35 .89%的受伤居民需医院门诊处理。伤害的危险因素有中小学生、0~ 14岁儿童少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5~ 39岁青壮年、自评 (或家长自评 )性格外向者及家庭人均年收入 5 0 0 0~ 19999元的人群等。结论 意外伤害严重影响天河区居民的健康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安全教育 ,尤其是培训家长和教师 ,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 ,以减少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
绍兴市社区居民伤害现况和疾病负担调查
章一丰, 祝彩琴, 朱兵, 陈奇峰
2004, 8(6): 500-502.
摘要:
目的 调查绍兴市居民伤害的发生现况和疾病负担。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 ,选择城区、郊区、平原和山区 4类不同地区 116 4 0名社区居民 ,对其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8种伤害的总发生率为 12 .5 4 % ,标化率为 12 .5 1% ,居发生率前三位的伤害依次为跌伤、钝 /锐器伤和车祸。不同年龄组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5 8.92 ,P <0 .0 1)。男性高于女性 (χ2 =13.0 1,P <0 .0 1) ;不同地区居民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75 .37,P <0 .0 1) ,依次为郊区 15 .95 %、平原 14 .0 7%、城市 10 .16 %、山区 9.6 1%。平均每例伤者休息 9.11d ,医疗费用 6 2 1.6 2元。结论 绍兴市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 ,并导致较重的疾病负担 ,应加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状况比较
张佩斌, 陈荣华, 邓静云
2004, 8(6): 503-505.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状况 ,寻找城市和农村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的 1个大城市和 1个中小城市各抽取 1个区 ,苏南和苏北农村各抽取 1个县 ,共 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 4个街道或乡为监测点 ,对监测点的 0~ 14岁儿童受伤害状况采用平时登记和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 1年。结果 儿童伤害发生率南京为 2 4 .2 % ,徐州为 2 2 .5 % ,太仓为 16 .6 % ,建湖为 8.8%。城市和苏南农村第一位伤害原因是跌落伤 ;苏北农村第一位伤害原因是割 /刺伤。城市和农村伤害发生率最高的均是小学生。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幼儿园儿童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 ;农村散居儿童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城市和农村儿童去医院就诊率高的伤害主要是动物致伤、交通伤、中毒、烧烫伤和故意伤害。结论 儿童伤害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 ,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苏南农村高于苏北农村。
社区居民伤害经济负担的评价框架研究
庄润森, 王声湧, 梁万年, 李林涛, 林德南, 陈宇琦
2004, 8(6): 506-508.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于社区居民伤害经济负担的评价框架。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的北京居民伤害经济损失资料对所构建的伤害经济负担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构建评价社区居民伤害经济负担的模型 (总伤害经济负担 =二步法直接经济负担 +人力资本法间接经济负担 +支付意愿法无形经济负担 ) ,用该方法评价 30 83名居民的全年伤害经济负担为74 4 877元 ,其中直接经济负担 2 99770元 ,间接经济负担为 331382元 ,无形经济负担为 11372 5元。结论 构建的模型在评价社区居民伤害经济负担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居民的伤害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相差不大。
暴力性伤害住院病人的流行特征分析
沈敏, 刘筱娴
2004, 8(6): 509-511.
摘要:
目的 揭示某地区暴力性伤害住院病人的流行特征 ,为暴力性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武汉市某医院病案科病案数据库 1996~ 2 0 0 0年由于损伤和中毒而住院的病人资料。根据E编码 (ICD 9 CM)从中抽出暴力性伤害住院病人 ,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暴力性伤害主要发生在 19~ 4 5岁的青壮年人群 (86 .4 3% ) ;伤害的主要类型为切割和穿刺器具加害 ,占36 .2 1% ;其次是钝器或投掷物体打击、非武装的斗殴或争吵分别占 2 2 .82 %、2 4 .6 2 %。受伤的主要部位是头部 (34.32 % )和胸腹部 (2 0 .13% )。约 4 1.33%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暴力性伤害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 1.71%。结论 暴力性伤害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广西摩托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研究
张骏华, 卓家同, 陈娜萦, 冼明普
2004, 8(6): 512-515.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摩托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情况 ,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伤害提出正确佩戴合格头盔的对策。方法 在广西贵港地区 18个观察点 ,通过路边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估计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头盔佩戴率、合格头盔佩戴率和合格头盔正确佩戴率。结果 在 4 76 8位接受调查的摩托车驾乘人员中有 2 6 79位佩戴头盔 ,佩戴率为 5 6 .2 %。在头盔佩戴者中 ,只有 32 .7%的人佩戴合格头盔。只有 16 .4 %的摩托车驾乘人员正确佩戴合格头盔。结论 尽管我国的交通法规强制要求摩托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 ,但实际头盔佩戴率、合格头盔佩戴率和合格头盔正确佩戴率都很低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伤害的发生 ,急需开展正确佩戴合格头盔的综合干预项目。
珠江三角洲车祸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赤蓬, 王声湧, 荆春霞, 刘国宁
2004, 8(6): 516-518.
摘要:
目的 探讨珠江三角洲车祸发生的影响因素 ,为车祸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车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珠江三角洲各县市车祸死亡率与车祸发生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738(P =0 .0 0 3) ;车祸发生数与地区人口数、每 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与城市公共汽车拥有量呈负相关关系 ,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 0 .992 (t=14 .132 ,P =0 .0 0 0 )、0 .4 5 1(t=6 .35 9,P =0 .0 0 1)和 - 0 .35 0 (t=4 .6 94 ,P =0 .0 0 3) ,回归方程为 y =- 90 2 8.879+2 2 .0 2 3x1+0 .2 4 2x4- 0 .316x8,其统计量F =74 .4 5 9,P =0 .0 0 0 ,决定系数R2 =0 .974 ;车祸死亡率与地区人口数、每 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及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与 10万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道路长度及城市公共汽车拥有量呈负相关关系。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 0 .85 4...
公交车行车安全因素分析
王德全, 陈思东, 周卫平, 汪保国, 林应和, 戴志腾
2004, 8(6): 519-521.
摘要:
目的 了解公交车行车安全现状 ,分析公交车司机驾驶习惯与事故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广州市有 36 .9%的公交车司机在近五年来曾出过事故 ,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人本身 (81.7% ) ,其中 4 2 .5 %的责任在于公交车驾驶员 ,14 .2 %的责任在于违章的行人 ,2 5 .0 %的责任在于违章的其他车辆 (摩托车等 ) ,而不安全的驾驶习惯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结论 加强对司机、市民的安全教育和交通管理 ,可以有效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株出自体检标本的小川型霍乱弧菌
余玮
2004, 8(6): 521-521.
摘要:
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范存欣, 王声湧, 马绍斌, 陈静, 吴赤蓬
2004, 8(6): 522-524.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CI为 4 2 .86 %~ 4 4 .94 % )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 (4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 (39.79% ) (χ2 =5 5 .781,P <0 .0 1)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end=12 0 .86 ,P <0 .0 1) ;心理亚健康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吃力、缺乏朋友可以谈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 7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况调查
梁多宏, 王凤芝, 宇广华, 史新竹, 何昕, 李哲, 赵影
2004, 8(6): 525-52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与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 2 0 0 4年 2月到 4月对沈阳某医学院 1972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在学生中存在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 ,调查显示 4 1.4 8%的学生有步行乱穿马路的行为 ;8.2 1%的学生有骑车闯红灯、骑车带人及骑车追逐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9.4 7%的学生坐过由酒后驾驶者开的小汽车 ;6 .10 %的学生有过 1次及以上的打架行为 ;5 .6 8%的学生到非游泳区游泳 ;2 3.37%的学生在上学途中有不安全感 ;5 .2 1%的同学受到凶器威胁或伤害 ;8.2 1%的学生有自杀愿望 ;4 .98%的学生有过自杀企图 ;6 .5 8%的学生携带过刀具。结论 医学生中存在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 ,多发的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与最常见的伤害死因基本相符。
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
张燕, 孙业桓, 余德新, 黄子惠, 范亚平, 余向东
2004, 8(6): 528-530.
摘要: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的 4 0 4 3名中学在校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事件发生 (次 )率为 2 8.0 5 % ,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 1.73次 ,负二项回归分析提示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父母亲从事的某些职业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集中精力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母亲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很远可能为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情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显著 ,应在中学生中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
不同氟浓度与老年人群骨折关系调查研究
姜玉亭, 张梅烈, 葛相金, 唐国华, 唐宜柱
2004, 8(6): 531-533.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饮水氟浓度与老年人群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择 6个不同的水氟浓度组 (0 .2 5mg/L~ 7.97mg/L)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每个组抽取 15 0 0人左右 ,对≥ 5 0岁且居住于本地的人群进行骨折及有关情况的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 82 6 0人 ,共发生骨折 5 31人 ,总骨折率为 6 .4 2 % ,男性骨折率 (7.4 6 % )高于女性 (5 .5 1% ) ,差异有显著性。低饮水氟和高饮水氟两组人群的骨折率高于正常饮水氟组的骨折率 ,差异有显著性 ,饮水氟浓度与接触人群的骨折率之间呈现U型曲线相关 ,饮水氟浓度与接触人群的自然骨折仍然呈现U型曲线分布。在髋部骨折病例中 ,饮水氟最高浓度组的髋部骨折率高于正常饮水氟浓度组。饮水氟正常组(1.0 0mg/L~ 1.0 6mg/L)的二次骨折率和二个部位骨折率低于其他饮水氟组。结论 低氟或超量摄氟都会增加骨折的危险 ,适宜的饮水氟有益于降低骨折的危险。
广西三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杨莉, 刘勇, 刘德诚
2004, 8(6): 533-535.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 ,为伤害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城市 1997~ 2 0 0 1年居民死亡资料按年龄和性别应用伤害标化死亡率时行分析。结果 三城市 5年 1~ 89岁居民伤害总死亡人数为 395 4人 ,男性占 71.5 %。近一半的伤害死亡者为 2 5~ 4 9岁 ,机动车和运输事故有关的伤害最常见 ,溺水是 1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 ,尤其是男性儿童 ;跌倒是 70岁以上年龄组主要的死因。三城市伤害标化死亡率随时间推移有增高趋势。结论 伤害已对该区三城市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辉县市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崔敏建, 崔平福, 宋天成, 何天有, 赵栓林
2004, 8(6): 536-538.
摘要:
目的 分析辉县市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死因特点 ,评价该人群伤害死亡的危害程度。方法 计算伤害死亡率、YPLL、YPLL率、WYPLL和WYPLL率等指标 ,对辉县市农村人群伤害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1997~ 2 0 0 1年辉县市农村人群的平均伤害标化死亡率为 70 .2 7/ 10万 ,男性高于女性 ;占总死因构成的 9.6 5 % ,死因顺位居第四位 ;伤害死亡的标化YPLL率为 2 1.6 0‰ ,占全部YPLL的 30 .4 1% ;标化WYPLL率为 17.2 0‰ ,占全部WYPLL的 34.5 6 % ,YPLL和WYPLL占总死亡的比重分别比全国水平高 2 3.6 2 %和 30 .4 2 % ,死因顺位高居第一。死亡率、YPLL率和WYPLL率均以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意外跌落居前四位。结论 伤害不仅成为严重危害辉县市农村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 ,而且也是造成当地劳动力人群YPLL和WYPLL的主要原因。
1994~2003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分析
杨巧红, 王声湧, 马绍斌
2004, 8(6): 539-542.
摘要:
目的 分析 1994~ 2 0 0 3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火灾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为预防和控制火灾伤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法对我国 1994~ 2 0 0 3年火灾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近十年火灾发生呈现上升趋势 ;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明显增多 ,公众聚集场所是火灾高发场所 ;东部沿海地区火灾严重 ;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 82 .1%为人为因素 ;春季和冬季火灾高发 ,夏季较少 ;白天火灾多于晚上 ;时间以 18:0 0~ 2 0 :0 0多发。结论 我国的火灾总体形势严峻 ,针对火灾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范十分必要。
某有色金属企业1980~1999年职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石小河, 叶冬青
2004, 8(6): 543-545.
摘要:
目的 掌握有色金属企业职业伤害分布特征 ,探索职业伤害发生规律和影响职业伤害发生的因素 ,为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职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某有色金属企业 1980~ 1999年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结果 某有色金属企业1980~ 1999年发生职业伤害 3831例。矿山 30 0 0例 ,工厂 831例 ;男性 35 92例 ,女性 2 39例 ;轻伤 36 30例 ,重伤 10 4例 ,死亡 5 7例。职业伤害在时间分布上有季节性特征。昼时分布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高发于中班 ,圆形分布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人群分布以 2 0~ 30岁年龄为高发人群 ,构成占 4 0 %以上 ,以 2 0~ 2 5岁为最高点。工龄分布以 1~ 10年工龄者为高发 ,最高点在 1~ 5年工龄段。轻伤和重伤的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Z =- 2 .184 ,P =0 .0 2 9) ,职业伤害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r =0 .0 4 1,P =0 .0 11)。职业伤害主要分布在打眼、出矿、钳工、起重、支柱五大工种 ,易受伤部位是手、脚、头、四肢、五官 ,易受伤类型是物...
火灾伤害的防制策略研究
王小合
2004, 8(6): 546-548.
摘要:
目的 了解火灾及其伤害的危害程度、流行原因及其规律 ,为制定火灾伤害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 ,对火灾的危害状况、发生条件以及火灾伤害的流行原因与特征进行定性分析与描述。结果 火灾监测、报警、救援不及时 ,安全疏散不畅 ,公众防火安全意识与逃生自救知识缺乏等人为因素是火灾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火灾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结论 提出将火灾伤害纳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 ,建立健全火灾伤害的预防、监测、警报体系 ,以及伤害后紧急救援体系等防制策略和建议。
汉坦病毒G2囊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黄汉菊, 吴志洪, 王小红
2004, 8(6): 548-550.
摘要:
目的 构建汉坦病毒G2囊膜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G2基因 ,亚克隆于 pcDNA3.1/HisB载体 ,重组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汉坦病毒76~ 118株的交叉抗体。结果  5只免疫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到特异性的抗汉坦病毒 76~ 118株的交叉抗体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其滴度为 1∶10 .99。结论 G2囊膜蛋白基因构建成功并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但其效价不高 ,该研究结果为研制有效的HFRS核酸疫苗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COMT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关系研究
贾存显, 赵仲堂, 胡茂红, 高莉洁, 汪心婷, 郝凤荣
2004, 8(6): 551-553.
摘要: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 ,并了解影响COMTVal/Val型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山东省 7个市、县级综合医院中收集2 0 0 3年一年内自杀未遂者共 2 2 0例 ,分别调查其一般信息和抽取 1ml肘静脉血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方法 ,检测COMT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 -病例研究分析COMTVal/Val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男性 =1.2 3∶1,年龄均集中于 2 0岁到 4 9岁 (70 .1% ) ,多集中小学及以下 (6 0 .9% ) ,睡眠与以前有变化 (占 6 0 .0 % ) ,多为抑郁 (6 9.5 % )和多有情感冲突 (81.0 % )。自杀未遂者中COMT基因型以Val/Met为主(5 4 .5 % ) ,Met/Met仅占 0 .3%。只发现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与COMTVal/Val型具有相关关系(χ2 =6 .110 ,P =0 .0 13)。结论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与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具有睡眠问题、抑郁和情感冲突所占比例...
光气染毒造成小鼠肺脏的氧化损伤
李文丽, 海春旭, 刘瑞, 梁欣, 张晓迪, 王鹏
2004, 8(6): 554-556.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光气染毒后不同时间对肺脏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小鼠 ,随机分为 4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 ,染毒组小鼠给予 11.9mg/L剂量的光气 ,时间为5min ,分别染毒后 2h、4h、8h ,测定各组小鼠肺脏的湿干比和肺匀浆液的丙二醛 (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结果 随着光气染毒时间的增加 ,小鼠肺脏的湿干比显著增加 (P <0 .0 5 ) ;染毒后 4h ,肺组织MDA含量和T SOD活力显著升高(P <0 .0 5 ) ,GSH含量在染毒后 2h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光气染毒可引起小鼠肺水肿和肺脏氧化损伤。
老年肺结核病的误诊原因分析
陈莲, 史清明
2004, 8(6): 557-559.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误诊原因 ,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分析方法 ,对收治误诊的 6 6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农民患者误诊高 (71.2 % ) ;因病就诊高 (98.5 % ) ,主要是合并症和并发症 ;延误诊治 (5 4 .5 % )和医源性误诊 (45 .5 % )并存。平均误诊 4 6 8.74d ,平均住院治疗时间 16 .5 8d。未完成强化治疗者 5 5例 ,占 83.33%。结论 提高老年呼吸道病患者尤其是农民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 ,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重视老年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减少延误诊断。
超重、肥胖中专女生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评定
许玲, 陶芳标, 李光友
2004, 8(6): 560-563.
摘要:
目的 分析超重、肥胖对中专女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的影响 ,为学校开展超重、肥胖女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某中专学校运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界定 35名肥胖、6 2名超重和 10 0名正常体重女生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评定量表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评定量表分别评定三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结果 肥胖组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 37.1%、2 2 .9% ,超重组为 14 .5 %、6 .5 % ,对照组为 2 2 .0 %、7.0 %。肥胖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超重组 ,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肥胖组自我意识总分和 3个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超重组和对照组 ,三组差异有显著性 ;超重组自我意识评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中专学校肥胖女生的抑郁、焦虑状况较为严重 ,肥胖可能降低中专女生的自我意识。
交通伤害中的生存质量研究
董晓梅, 王声湧
2004, 8(6): 563-566.
摘要:
交通伤害常导致人员的严重死伤 ,其中最多见的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和肢体伤残 ,给伤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国内交通伤害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尚有待开展 ,综合来说 ,国内外道路交通伤害中的生存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对受伤者生存质量状况研究 ;②临床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③探索伤者康复的影响因素 ;④院前急救效果评价 ;⑤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⑥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决策评价。本文还探讨了在交通伤害生存质量研究中如何选择适宜的量表。
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一个关键点:行人道路安全教育
牟瑾
2004, 8(6): 567-569.
摘要:
交通伤害预防对于降低伤害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意义重大。针对社会弱势人群开展的道路安全教育旨在对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道路伤害的发生率。联合使用流行病学、行为医学、健康教育学等学科的方法是开展和道路伤害预防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现状
张克春, 叶冬青
2004, 8(6): 570-572.
摘要:
家庭暴力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结束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本文就家庭暴力的国内外概况、产生原因以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石文娟, 马绍斌, 范存欣, 王声湧
2004, 8(6): 573-576.
摘要: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 ,但我们要提高意识 ,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
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李昌吉
2004, 8(6): 576-578.
摘要:
数据挖掘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中的作用
杨进倩, 孔令人, 夏毓荣
2004, 8(6): 579-581.
摘要:
长期以来 ,道路交通事故甚至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 ,道路交通事故系统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强 ,传统的分析、预防方法已呈现其局限性。为克服事故数据库中多维、稀疏、不全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有效地识别和发现事故数据的新模式及其内在规律 ,本文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全面整理 ,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思想 ,提出了实施数据挖掘的具体步骤 ,并结合数据挖掘实现的方法和应用实例进行具体阐述 ,以期为道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伤害统计分类和界定标准及其应用的探讨
张京欣
2004, 8(6): 581-583.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公共卫生领域中伤害的分类和界定标准及其方法与应用 ,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参考ICD 10损伤、中毒外因分类 ,结合研究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原则 ,划分不同的伤害种类或类型。设立伤害监测点实行伤害报告。结果 确定伤害事件性质类别3种 ,即有意图事件、无意图事件和意图不确定事件。界定伤害种类 11种 ,即运输事故、跌落 (倒 )、机械性损伤、淹溺和沉没、中毒、环境和自然因素受害、烧烫伤和腐蚀伤、自害、加害、医疗手术并发症和其他伤害。伤害的统计和分类及其相关信息能便于ICD 10编码。伤害监测报告工作模式运行良好。结论 该伤害的统计分类和界定标准规范 ,在公共卫生领域中意义重大 ,并且在实践中可不断加以完善和修正。
高密市农村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葛相金, 唐国华, 李善举, 张梅烈, 黄一峰, 姜玉亭
2004, 8(6): 584-585.
摘要:
农村居民伤害现况调查
吴文锋, 麦充志, 孙立梅, 张松梅, 陈颖霞, 吴柏锋, 林坤立
2004, 8(6): 586-587.
摘要:
北京市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比较
时颖, 焦淑芳, 谢瑾, 王瑜, 尹香君
2004, 8(6): 588-590.
摘要:
黄石市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吴晓红, 陈建华, 杨楚春, 肖少卿
2004, 8(6): 591-592.
摘要:
174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特征分析
王新华, 赵治田, 张印印, 郭建荣, 赵恩秀, 刘季平, 杨书平, 张晓伟
2004, 8(6): 593-594.
摘要:
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的调查
王同智
2004, 8(6): 595-595.
摘要:
蚌埠市2002年裱花蛋糕卫生质量调查
钱青文, 袁亚秋
2004, 8(6): 596-597.
摘要:
麻城市农村183例犬致伤流行病学调查
童吉恩, 郭宗会
2004, 8(6): 598-598.
摘要:
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
林汉生
2004, 8(6): 599-600.
摘要: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在防止学生食物中毒中的应用
江城梅
2004, 8(6): 600-601.
摘要:
做好放射卫生预防性监督工作是预防放射伤害的关键
苏瑞, 朱国平, 池漪, 陈敏华
2004, 8(6): 602-603.
摘要:
蓬莱市200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
迟立宗, 罗昌生, 孙爱民, 余美芝
2004, 8(6): 604-605.
摘要:
彭阳县2003年麻疹流行因素探讨
余秀珍
2004, 8(6): 605-606.
摘要:
一起X射线误照事件的原因分析
田向红, 唐怀青
2004, 8(6): 607-607.
摘要:
如何减少有毒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张东成, 焦燕, 徐红
2004, 8(6): 608-608.
摘要:
龙岩市某电镀厂作业者铬鼻病调查
周生添, 杨龙强, 邓汝明
2004, 8(6): 609-609.
摘要:
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汪标
2004, 8(6): 610-610.
摘要:
急性期脑出血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汪玲
2004, 8(6): 611-611.
摘要:
突出伤害控制在国家卫生政策中的应有地位—记“第七届世界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学术会议”
王声湧, 赵仲堂
2004, 8(6): 612-614.
摘要:
《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第8卷总目次索引
2004, 8(6): 615-6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