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伤害研究应着眼于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王声湧
2001, 5(3): 193-194.
摘要:
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荆春霞, 王声湧, 池桂波, 吴赤蓬, 刘国宁
2001, 5(3): 194-196.
摘要:
目的 为了解眼外伤的发生状况 ,评价眼外伤的发生类型和原因。方法 收集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5 3例眼外伤住院病例中 ,男女发生眼外伤的性别比为 4.37∶ 1;18~ 44岁眼外伤所占比例最高 (6 1.3% ) ;眼外伤主要发生在工人、学生和无业人员。眼外伤的种类依次为钝挫伤 (5 1.72 % )、穿通伤 (2 6 .0 3% )、化学伤 (10 .13% )、热灼伤 (4 .5 2 % )、爆炸伤 (3.80 % )、破裂伤 (3.44 % )和眶骨伤 (0 .36 % )。致伤原因 :眼外伤常见的原因依次是金属制器伤 (2 2 .3% )、拳击伤 (11.6 % )、车祸 (10 .9% )和化学伤 (10 .1% )等。结论 应针对眼外伤的发生类型和原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黑龙江省1992年自杀死亡率抽样调查
李锐, 杜培良, 庞志刚
2001, 5(3): 197-198.
摘要: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 1992年自杀死亡率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对全省 6 80 7339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获自杀死亡者 1484例 ,自杀死亡率 2 1.80 /10万 ;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高于农村居民 (P <0 .0 1) ;两性居民自杀死亡率及采取的自杀方式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不同受教育人群的自杀死亡率不同 ,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呈下降的趋势(P <0 .0 1)。结论 应针对不同人群的自杀死亡原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特征研究
谈忠良
2001, 5(3): 199-201.
摘要:
目的 研究居民自杀死亡特征 ,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个案调查方法对1999~ 2 0 0 0年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病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2年中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 373例 ,年平均死亡率 15 .5 7/ 10万 ;其中男性 16 1例 ,死亡率 13.2 4/ 10万 ,标化死亡率 14.6 9/ 10万 ;女性 2 12例 ,死亡率 17.96 / 10万 ,标化死亡率 16 .73/ 10万 ;女性自杀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χ2 =8.30 ,P <0 .0 1)。自杀死亡者中初中以下低文化程度占 98.39% ;自杀原因以家庭琐事引起的夫妻 ,父 (母 )子 (媳 )间矛盾多见 (占 42 .6 3% ) ;自杀方式主要为服毒 (占 85 .5 2 % ) ;自杀时间以 5~ 10月多见 (占 6 1.93% )。结论 应针对不同自杀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减少和预防自杀的发生
长途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发生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查林, 张伟, 陈晓明, 陈令智, 罗卫东, 符英华, 刘丙旭
2001, 5(3): 201-203.
摘要:
目的 了解铁路旅客意外伤害的发生现况并探索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调查铁路旅客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 ,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其危险因素。结果 铁路旅客总的伤害发生率为 1.2 %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伤害类型以烫伤、碰伤和跌伤为主 (占 93.2 8% )。性格内向、饮食差、睡眠差、旅行中饮洒是旅客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而有伤害忧患意识和经常出差则是旅客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铁路旅客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 ,必须重视这一巨大人群的伤害预防。
海南琼海市自杀未遂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汤小兰, 焦解歌, 高宏生
2001, 5(3): 204-206.
摘要:
目的 分析琼海市急救中心自杀未遂发生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自杀前生活事件、自杀方式、住院情况 ,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以海南琼海市急救中心自杀未遂病人为调查对象 ,调查1996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自杀未遂病例 16 7例 ,用 SPSS软件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自杀未遂男女性别比为 0 .37∶ 1;自杀方式以服有机磷、有机氯农药者居多 ,但男性还采用自缢、器物损伤等自杀方式 ,而女性则少见。自杀前的生活事件中 ,家庭矛盾占到 83.83% ,尤其已婚者家庭矛盾所占比重更大 ,为 93.0 2 %。女性自杀前的生活事件主要是家庭矛盾 ,但男性自杀前的生活事件还有吸毒、酗酒等 ,男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农村青年、已婚、女性为自杀高危人群 ,应严格管理农药。
甘肃省伤害死亡现况分析
郝爱华, 孟蕾, 杨枢敏
2001, 5(3): 207-209.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肃省 1990~ 1999年伤害死亡的特点 ,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潜在价值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对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 甘肃省伤害死亡率为 5 8.2 2 /10万 ,标化死亡率5 4.2 9/10万 ,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性 (自杀除外 )。伤害所致的“早死”较突出 ,减寿率为17.5 8‰ ,标化减寿率为 16 .2 6‰ ,居全死因第 1位。随着寿命的损失 ,标化潜在工作损失率和价值损失率分别为 15 .13‰和 7.5 4‰。伤害前 3位死因分别是自杀、交通事故、坠落。 10年间 ,自杀、交通事故死亡呈上升趋势 ,意外中毒在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也呈上升趋势 ,而淹死、意外坠落则相反。结论 伤害是影响甘肃省居民健康和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疾病 ,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分析
董美阶, 董学平, 潘会明, 程德明, 周会林, 杨春秀, 林静芳
2001, 5(3): 210-212.
摘要:
目的 了解宜昌市 1978~ 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居民死亡报告单。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 9标准分类 ,以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作为标准人口构成 ,结果  2 2年来 ,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率由 1978年的 71.35 / 10万下降至 1999年的 45 .2 0 / 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 3位。伤害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 ,其死亡率分别是 13.2 9/ 10万、9.17/ 10万和 15 .6 7/ 10万。在交通事故和淹死中男性死亡率分别为17.0 6 / 10万、9.0 7/ 10万 ,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 13.43/ 10万、4.42 / 10万。自杀死亡率女性为18.76 / 10万 ,男性为 12 .90 / 10万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交通事故、淹死、自杀 3方面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 2 2年来居全死因前 4位 ,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预防与控制。
1990~1999年广东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曾四清, 赵占杰, 曾汉武
2001, 5(3): 212-214.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全省 5个监测点 1990~ 1999年居民死亡个案监测和人口监测资料。结果 各年伤害死亡率为 2 6 .1/ 10万~ 35 .4/ 10万 ,年平均为 30 .7/ 10万 ,列死因分类的第 4位。分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率呈现“两侧走高、中间走低、低谷偏左”的曲线趋势 ;农村居民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 ,是城市的1.6~ 4.5倍 ;男性高于女性 ,是女性的 1.0~ 2 .3倍。 10年总计 ,前 3位伤害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 /自伤。不同年龄组、城乡、男女性的主要伤害死因不同。结论 伤害对广东省居民健康和生命危害是严重的 ,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值得足够重视
头面部烧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吴赤蓬, 王声湧, 刘国宁, 范存欣, 王惠苏, 荆春霞, 杨丽, 张明珠
2001, 5(3): 215-216.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面部烧伤的危险因素 ,为有效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 30 7例头面部烧伤患者与 383例非头面部烧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并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火焰伤、火灾和烹调导致头面部烧伤的危险性较大。相对于热液而言 ,火焰导致头面部烧伤的相对危险度为 4.0 5 ;相对于日常活动过失所致的烧伤来说 ,在火灾中烧伤的患者 ,伤及头面部的相对危险度为 5 .2 7;烹调时导致头面部烧伤的相对危险度为 2 .0 9。结论 安全用火、预防火灾是防止头面部烧伤的重要措施。
1458例烧伤原因的分析
刘兰, 方浩, 何兴艳
2001, 5(3): 217-219.
摘要:
目的 分析烧伤常见的原因 ,旨在采取防范措施 ,预防和降低烧伤的发生。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性方法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 1995年至 2 0 0 0年间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常见烧伤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次共收集烧伤住院病人 145 8例 ,男女性别比为3.12∶ 1,男性多于女性 (χ2 =2 4.5 3,P <0 .0 1) ,10岁以下儿童占 31.76 % ,是易受伤害人群 ;地区分布农村高于城市 (χ2 =11.2 7,P <0 .0 5 ) ;职业分布以工人、司机所占比例较高。在致伤因素中 ,以热力烫伤为主 ,占 83.74% ,其余依次为电击伤、化学烧伤等。热力烧伤中又以热液烫伤为首(5 0 .2 9% ) (χ2 =10 9.2 8,P <0 .0 1)。结论 烧伤可发生于众多场合 ,危害各类人群 ,烧伤的预防为当务之急。
肇庆市城区大中专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程世祥, 何汉松, 莫其鸿, 郭赐贶
2001, 5(3): 219-221.
摘要:
目的 了解城区大中专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的因素 ,为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城区 92 3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伤害发生的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 34 .98% ,伤害发生的类型为跌伤 18.92 %和碰伤 8.37% ,男生伤害发生率为 5 3.49%明显高于女生发生率2 1.0 4% (χ2 =94.6 5 5 ,P <0 .0 5 ) ,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运动 ,主要地点在学校 ,伤害的发生与家庭因素、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不良嗜好及受伤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应强化安全卫生教育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控制和预防大中专学生伤害的发生。
1356例烧伤的流行特征分析
刘国宁, 吴赤蓬, 王声湧, 范存欣, 王惠苏, 荆春霞, 杨浩庄
2001, 5(3): 222-224.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的流行特征 ,为减少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1998、1999两年烧伤住院的 135 6例病人进行年龄分布、儿童与老人的烧伤原因、致伤类别与致伤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 ≤ 5岁的儿童发生烧伤最多 ,占调查人数的 33.8%。他们多于 18:0 0~ 2 2 :0 0发生 ,并以热液为主的烫伤占 92 .8% ,儿童烫伤主要发生在厨房和浴室。 2 0~2 9岁青年人发生烧伤的构成比也较多 ,烧伤常发生在不安全的工作场所。≥ 6 0岁的老人烧伤比例虽不多 ,但仍占 5 .4% ,他们主要于 9:0 0~ 11:0 0在居所煮饭、烹调过程中烧伤 ,主要是因为火焰与热液烧伤 (各占调查人数的 45 .2 %与 43.8% ) ,并有 15 %与 11%的老人在火灾及工作场所中烧伤。对儿童与老人的烧伤原因、类别、地点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烧伤特点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以控制和减少烧伤的发生。
河南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动态分析
陆建邦, 戴涤新, 孙喜斌, 常秋玲, 祖世宽, 李刚, 刘曙正, 段文杰
2001, 5(3): 224-226.
摘要:
目的 描述河南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 ,探讨防范重点及其措施。方法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全人口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和 2 0世纪 80、90年代 1/ 10人口死因登记报告资料 ,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 河南人口伤害死亡率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和 90年代分别为 6 0 .11/ 10万、6 2 .16 / 10万、5 3.45 / 10万 ,占人口总死亡的 10 %左右。主要伤害死亡为自杀、交通事故、淹死、中毒、跌落、触电、砸死等 ,趋势分析显示 ,交通事故逐年上升 ,而自杀、淹死、中毒等缓慢下降 ,触电致死相对稳定。结论 河南人口伤害危害严重 ,应加强研究监测和防范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
李林涛, 王声湧, 荆春霞
2001, 5(3): 227-229.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人跌倒发生时的情况及可能与跌倒有关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探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为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离退休教职工做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跌倒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为滑倒和绊倒。过去一年内跌倒史、经常性的头疼、女性、静态平衡能力下降、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多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可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预防老年跌倒
皖南地区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姚应水, 芮光来, 艾东, 王金权, 文育锋, 席天霞, 叶冬青
2001, 5(3): 230-232.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 ,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地区 5所中学的初、高中 5个年级共 38个班 2 135名学生进行1年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伤害的年发生率为 6 7.0 3% ,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 ;男生的伤害高于女生 ;独生子女的伤害低于非独生子女 ,前 5位伤害依次为 :跌伤 (39.0 2 % )、碰伤(37.0 0 % )、交通伤 (30 .0 2 % )、刀割伤 (2 4.2 2 % )、烧烫伤 (2 0 .98% )。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
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情况调查
尚磊, 徐勇勇, 江逊
2001, 5(3): 233-235.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状况 ,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收住院的 2 96 0例意外伤害儿童的病案首页进行统计 ,分析其损伤类别及损伤原因、构成、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结果  2 96 0例意外伤害住院患儿中有 991例骨折 (占 33.5 % ) ,6 0 9例烧伤 /烫伤 (占 2 0 .6 % ) ,5 36例内脏损伤 (占 18.1% ) ,2 91例开放性损伤 (占 9.8% )。男女比例为 2 .2∶ 1。各类意外伤害年龄特点 :烫伤 3岁以下占 5 1.2 % ,0~ 1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 ,占 33.7% ;骨折多发生于 3岁以上 ,占 91.6 % ,而以 6~ 14岁为最多 ,占 6 9.3% ;交通事故 6~ 14岁为高峰年龄组 ,占 6 6 .7% ;意外坠落多发年龄段是 6岁以上 ,占 6 5 .1% ,年龄跨度最大。各类损伤住院总费用为39385 83.5元 ,人均 1330 .6元 ;总住院日为 5 0 778天 ,人均 17.2天。结论 各类损伤的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间有着明显特点。
皮肤烧伤的流行病学现况
尹婧
2001, 5(3): 236-238.
摘要:
目前伤害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皮肤伤害尤其是烧伤在伤害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本文介绍皮肤烧伤的一般情况、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等方面的现况。
单纯病例研究
施小明
2001, 5(3): 239-242.
摘要:
医务人员自杀原因分析
王楚英, 曹东平, 魏灵, 李晓炜
2001, 5(3): 242-242.
摘要:
江苏省农村0~4岁儿童窒息、溺水原因分析
张佩斌, 邓静云, 陈荣华, 徐柏荣, 胡幼芳
2001, 5(3): 243-244.
摘要:
石家庄市区居民伤害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阎纯锴, 董会敏, 王颖, 许英路, 张世勇, 朱伟力, 梁秀联
2001, 5(3): 244-245.
摘要:
金山区居民交通伤害死亡分析
鲁桂根, 汤喜红, 朱建明, 隋广德
2001, 5(3): 246-247.
摘要:
池州市车辆事故的流行特征和成因分析
王征桦
2001, 5(3): 247-248.
摘要:
40806例道路交通伤的统计分析
刘理, 徐勇勇, 薛富波, 潘峰
2001, 5(3): 249-250.
摘要:
某坦克部队战士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王兴泰, 黎红斌, 王晓平, 刘大学
2001, 5(3): 250-251.
摘要:
西宁地区186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
王玉梅, 程海萍
2001, 5(3): 252-252.
摘要:
信丰县6217起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郭丁妹, 何招红
2001, 5(3): 253-253.
摘要:
郑州市车祸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郗园林, 张卫东, 段广才
2001, 5(3): 254-255.
摘要:
玩具枪弹致儿童耳鼻异物28例报告
李浩, 徐艳红, 李民
2001, 5(3): 255-255.
摘要:
原平市1996~2000年他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王新华, 刘焕芳, 张丽琴, 郭小军, 杨书平
2001, 5(3): 256-257.
摘要:
广州市3个城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
张健, 伍爱婵, 马方励, 罗绮珊, 黄良翰
2001, 5(3): 257-258.
摘要:
河南省禹州市1974~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姜亚伟, 王毅, 薛浩, 王春山
2001, 5(3): 259-259.
摘要:
0~14岁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王衡, 李薇
2001, 5(3): 260-261.
摘要: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伤害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董会敏, 王颖, 阎纯锴, 许英路, 张世勇, 曹进怀, 姚书江
2001, 5(3): 261-262.
摘要:
212例中小学生眼外伤临床分析
张焱
2001, 5(3): 263-264.
摘要:
1995~1999年宜昌市城区儿童少年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吴高霞
2001, 5(3): 265-265.
摘要:
鹤壁市中小学生伤害类型、原因及干预效果分析
范迎胜, 张彩平, 陈英海
2001, 5(3): 266-267.
摘要:
成功抢救泛影葡胺试验液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徐建中, 王政衡, 吉孝祥, 王立富
2001, 5(3): 267-267.
摘要:
CBM disc光盘10年收录伤害文献分析
戴文灿, 柴军安, 刘芝茵, 王声湧
2001, 5(3): 268-269.
摘要:
氟乙酰胺和氨中毒各2例报告
周方钧, 邬英全, 郭长喜, 徐万里, 来秀霞, 郭吟
2001, 5(3): 269-269.
摘要:
石家庄地区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张世勇, 董会敏, 阎纯锴, 许英路, 王颖, 杨增生, 曹进怀, 姚书江
2001, 5(3): 270-270.
摘要:
机动车驾驶员健康检查标准及职业禁忌证
杨斌杰, 周顺福, 张胜年, 丁钺, 邹和建
2001, 5(3): 271-271.
摘要:
1990~1999年娄底市4起化学中毒事故分析
宋家岳, 贺述柒, 杨纲, 刘敏, 付永安, 朱小雄
2001, 5(3): 272-273.
摘要:
口服含铅中药丸剂致溶血性黄疸1例
孙启东, 马娅婵, 王清
2001, 5(3): 273-273.
摘要:
噪声对尿素生产工人听觉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高崧, 李永宁, 李伟, 王冠梅, 于丽萍
2001, 5(3): 274-275.
摘要:
东莞市厚街镇车祸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郑少敏, 刘宇莹, 陈财坤
2001, 5(3): 275-276.
摘要:
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仁忠
2001, 5(3): 277-277.
摘要:
露天铁矿工伤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秦伟, 张虹焱, 孙刚
2001, 5(3): 278-278.
摘要:
德兴铜矿重伤死亡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李金赋, 徐新春, 俞启明
2001, 5(3): 279-279.
摘要:
宁夏285例急性职业中毒调查分析
王冠梅, 李伟, 郭宁川
2001, 5(3): 280-280.
摘要:
831例煤矿工伤调查分析
牛银贵, 赵业忠
2001, 5(3): 281-281.
摘要:
青少年牙损伤及其救治
胡希玉, 陈汉钢
2001, 5(3): 282-282.
摘要: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242例临床分析
汪元平, 李栋
2001, 5(3): 283-284.
摘要:
旱冰场事故伤115例报告
刘力世
2001, 5(3): 284-284.
摘要:
开放性喉外伤的急救处理(附17例报告)
陈启才
2001, 5(3): 285-285.
摘要:
浅谈国际旅行伤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邵柏, 黄佳礼
2001, 5(3): 286-286.
摘要:
登山旅游伤害的防范
唐珍华, 易坚
2001, 5(3): 287-287.
摘要:
国际旅行伤害因素浅析
张华荣
2001, 5(3): 288-28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