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8卷  第7期

显示方式:
论著
中国老年人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徐家豪, 吴俊, 尹明娟, 廖绍兵, 吴亮, 景文苑, 唐鑫明, 倪进东
2024, 28(7): 745-75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1
摘要(144) HTML (45) PDF(49)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SBPV)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  方法  基于2008―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的跟踪数据集,选取≥65岁、有连续3次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记录且随访至2018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随诊间SBPV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 按性别、年龄亚组分析以评估随诊间SBPV的交互作用; 最后,在模型中加入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探究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  (1)共纳入2 582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8(71,86)岁,其中男性1 253人(48.5%)。在平均3.29年的随访期间,共有739例(28.6%)老年人死亡; (2)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随诊间SBPV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亚组分析显示: 性别、年龄对不同随诊间SBPV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未发现效应修饰作用(P交互作用≥0.100);(4)RCS结果显示,随诊间SBPV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在男性和女性中一致,全因死亡风险随随诊间SBPV增大而线性升高(P总趋势SBPV < 0.001, P非线性SBPV>0.05)。在不同年龄分组中,<70岁组的随诊间SBPV与全因死亡风险呈正线性关系,而其余年龄组两者均无剂量-反应关系(年龄 < 70岁组: P总趋势SBPV < 0.001, P非线性SBPV>0.05; 其余年龄组: P总趋势SBPV>0.05, P非线性SBPV>0.05)。  结论  中国老年人随诊间SBPV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其独立于随访期间平均SBP。除了检测老年人群的SBP外,还应关注其就诊以来SBP的波动情况。
锻炼频率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维持的影响——一项基于社区队列的研究
朱玲, 曾金彩, 王莹, 杜志成, 张王剑, 郝元涛, 袁柱培, 顾菁
2024, 28(7): 753-75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2
摘要(89) HTML (21) PDF(20)
摘要:
  目的  探讨锻炼频率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维持的影响。  方法  基于2012-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南源社区队列的研究,对基线纳入的6 905名老年人进行随访,对其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对纳入分析的5 154人采用边际结构时依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衡量老年人日常锻炼频率与维持生活自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  过去1年中,有48.58%的研究对象每天锻炼。最后1次随访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占4.2%,随访中位时间为3.63年。经校正混杂因素,与不锻炼相比,偶尔锻炼和每天锻炼不能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4.9%(HR=0.551, 95% CI: 0.432~0.701)和39.9%(HR=0.601, 95% CI: 0.460~0.784)。分层分析发现,无论是偶尔锻炼还是每天锻炼,对于吸烟者而言,都不能有效降低他们无法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从不吸烟者偶尔锻炼或每天锻炼能降低不能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5.8%(HR=0.542, 95% CI: 0.419~0.702)和39.7%(HR=0.603, 95% CI: 0.453~0.804)。对于饮酒者而言,无论是偶尔锻炼还是坚持每天锻炼,都不能有效降低他们无法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从不饮酒者偶尔锻炼或每天锻炼能降低不能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5.1%(HR=0.549, 95% CI: 0.429~0.704)和39.4%(HR=0.606, 95% CI: 0.459~0.800)。  结论  老年人可以通过锻炼维持生活自理能力,但饮酒会减弱锻炼维持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建议减少饮酒量或戒酒,并采取科学锻炼方式。
老年人身体活动对上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陆港, 谭美涛, 马金香
2024, 28(7): 759-7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3
摘要(72) HTML (20) PDF(6)
摘要:
  目的  探索自然人群中老年人身体活动对上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的作用。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2015年数据集,使用握力、坐立试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测量老年人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身体活动水平,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身体活动水平对老年人上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的中介作用/调节作用。  结果  本研究纳入≥60岁老年人2 808人,男性1 446人(51.50%),女性1 362人(48.50%)。低水平身体活动者658人(23.43%)。身体活动可以减弱年龄对上下肢肌力的退行性变化的影响,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55%(95% CI: 2.31%~7.00%, P < 0.001)、6.90%(95% CI: 4.48%~10.00%, P < 0.001)。身体活动在上肢肌力退行性变化中未发挥调节作用(年龄×身体活动水平:β=0.421, P>0.05),但在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年龄×身体活动水平:β=-0.375, P < 0.01)。  结论  身体活动部分介导年龄所造成的上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高水平身体活动可缓解下肢肌力退行性变化程度。
基于Joinpoint回归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肾功能损伤所致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张越, 张英英, 丁玲, 伍劲屹, 雷立健
2024, 28(7): 764-76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4
摘要(108) HTML (27) PDF(47)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肾功能损伤所致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ed to kidney dysfunction, KI-CVD)死亡率变化趋势,并评估年龄、时期及队列对KI-CVD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中1990-2019年中国KI-CVD死亡资料,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及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 ASDR)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 建立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及队列对KI-CVD的影响。  结果  归因于KI-CVD的CDR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2.65/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6.49/10万,年均上升3.35%(AAPC=3.35%, 95% CI: 3.06%~3.64%),ASDR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0.70%, 95% CI: 0.39%~1.00%)。APC模型显示:1990-2019年归因于KI-CVD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时间推移呈先下降后上升至平稳再下降的趋势,以2000-2004年为参考,1990-1994年死亡风险相对较高,2015-2019年死亡相对风险较低。队列效应显示呈倒“U”型,1911-1939年队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931-1939年死亡风险达到高峰(RR=1.100, 95% CI: 1.046~1.158)后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我国归因于KI-CVD的CDR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风险受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的影响。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LDL-C累积暴露对心血管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程静, 马儒林, 何佳, 芮东升, 李毓, 张向辉, 简乐瑶, 李嘉航, 郭淑霞, 郭恒
2024, 28(7): 770-77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5
摘要(67) HTML (13) PDF(9)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累积暴露对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的影响。  方法  研究队列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纳入在2016-2022年调查期间有3次LDL-C测量值,且相邻两次测量时间间隔≥2年的2 950名维吾尔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每个时间间隔LDL-C测量值的加权和(值×时间)计算LDL-C累积暴露(cumul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umLDL-C)。按cumLDL-C三分位数分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CV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umLDL-C对发生CVD的影响。  结果  随访期间共新发CVD事件322例(10.92%),cumLDL-C第一、二、三分位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2%、11.08%、14.55%,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egin{equation}\chi^2\end{equation}$=27.440, P < 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cumLDL-C第一分位组相比,cumLDL-C第三分位组发生CVD的HR=1.51(95% CI: 1.12~2.06);cumLDL-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发生CVD的风险增加14%(HR=1.14, 95% CI: 1.01~1.28)。  结论  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高LDL-C累积暴露是该人群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保持较低的LDL-C水平,有助于降低该人群CVD的发生风险。
空腹血糖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顾淑君, 覃玉, 俞浩, 官昊宇, 崔岚, 沈冲, 陆艳, 程亭亭, 张宁, 周金意, 苏健
2024, 28(7): 777-78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6
摘要(70) HTML (14) PDF(5)
摘要: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长期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方法  基于江苏省常熟市社区糖尿病患者队列人群,共6 247人纳入分析。≥3次FPG值计算FPG长期变异性指标,包括FPG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平均真实变异(average real variability, ARV)和独立于均值的变异系数(variability independent of mean, VIM)。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FPG长期变异性与T2DM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并根据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用药史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队列人群平均随访7.26年,共观察到脑卒中发病1 080人,发病密度为23.81/1 000人年。以FPG长期变异性指标三分位分组(T1~T3),调整相关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T1组相比,FPG-SD、FPG-CV、FPG-ARV和FPG-VIM的T2、T3组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均增加,并呈上升趋势(P趋势 < 0.01)。FPG-SD、FPG-CV、FPG-ARV和FPG-VIM每增加1个SD,脑卒中发生风险均增加,HR值(95% CI)分别为1.09(1.02~1.16)、1.09(1.03~1.16)、1.08(1.02~1.16)和1.10(1.03~1.16);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均增加,HR值(95% CI)分别为1.11(1.03~1.19),1.11(1.04~1.18),1.08(1.00~1.15),1.04(1.04~1.17);FPG-ARV每增加1个SD,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HR值(95% CI)为1.25(1.03~1.53)。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患者(FPG-CV除外)、女性和单用降糖药的T2DM患者中,FPG-SD、FPG-CV、FPG-ARV和FPG-VIM每增加1个SD,其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均P<0.05)。  结论  FPG长期变异性与T2DM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应降低FPG长期变异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35~<75岁居民血脂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
江宇, 曾小云, 苏莉, 刘顺, 谢艺红, 仇小强, 黄东萍
2024, 28(7): 784-79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7
摘要(91) HTML (15)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35~<75岁壮族居民血脂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8―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开展基线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测等,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1 175名,平均年龄55.00(47.00, 64.00)岁,男性占45.30%,农村居民占85.70%,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26%。调整了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影响后,吸烟(OR=1.47, 95% CI: 1.37~1.61)、超重(OR=1.43, 95% CI: 1.28~1.59)、肥胖(OR=1.78, 95% CI: 1.52~2.09)、腹型肥胖(OR=1.78, 95% CI: 1.59~1.99)、无高血压病史但检测为高血压(OR=1.22, 95% CI: 1.10~1.35)、有高血压病史但目前未治疗(OR=1.29, 95% CI: 1.12~1.48)、高尿酸血症(OR=1.82, 95% CI: 1.63~2.04)、高血糖和有糖尿病病史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而消瘦为保护因素(OR=0.47, 95% CI: 0.37~0.61)。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35~<75岁壮族居民血脂异常发生水平较高,应加大对戒烟、控制体重等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加强对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脂监测和控制。
内蒙古自治区5个典型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暴露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
魏娜娜, 杨升美, 张向楠, 张晨光, 李婧, 李丽, 殷明辉, 范耀春, 秦钰涵
2024, 28(7): 791-79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8
摘要(48) HTML (19) PDF(8)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5个典型城市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10)暴露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筛选敏感人群,为相关部门制定空气污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5个典型城市城区逐日气象资料、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居民死亡资料,采用二阶段统计分析策略(广义相加模型联合Meta分析),在控制气象因子和时间趋势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大气PM10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的影响。  结果  5个典型城市大气PM10日均浓度为(89.9±98.2)μg/m3,居民总死亡人数为126 401人。Meta分析显示,移动平均lag0~2 d的PM10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3,总死亡、男性、女性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升高0.16%(95% CI: 0.01%~0.36%)、0.13%(95% CI: 0.01%~0.25%)、0.23%(95% CI: 0.09%~0.37%)和0.21%(95% CI: 0.08%~0.34%)。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5个典型城市大气PM10短期暴露增大了当地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女性死亡风险较高,不同地区死亡风险效应值不同。
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郑懿, 李厚橙, 彭子豪, 蔡婧, 杨军, 何纳
2024, 28(7): 798-80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09
摘要(55) HTML (12) PDF(8)
摘要:
  目的  了解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特征,探讨超大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并对真菌气溶胶浓度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基于随机抽样抽取覆盖某大型城市15条地铁线路的120座车站,运用Andersen撞击式分级采样法采集599个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6级粒径段(≥7.00 μm, 4.70~<7.00 μm, 3.30~<4.70 μm, 2.10~<3.30 μm, 1.10~<2.10 μm和0.65~<1.10 μm)的气溶胶样本,并采用培养法检测细菌与真菌气溶胶浓度。运用Spearman秩相关性、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某大型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细菌气溶胶和真菌气溶胶的中位数浓度(四分位距)分别为163(148)CFU/m3和346(205)CFU/m3。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影响因素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其中,环境温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r=0.22, P<0.001)和总真菌气溶胶浓度(r=0.17, P<0.001)均呈正相关。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10)质量浓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呈正相关(r=0.10, P<0.05),与总真菌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较低(r=0.06, 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还显示站点类型、站台开通年份、季节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结论  温度、相对湿度、PM10质量浓度、清洗间隔、采样时经过人数、站点类型、气象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未来仍需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做好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风险防控工作。
尘肺病易感基因SNPs多位点图谱的构建
朱峰林, 王曙光, 金雨婷, 陈亦然, 刘欣雨, 叶冬青, 王佳
2024, 28(7): 808-81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0
摘要(79) HTML (13) PDF(16)
摘要:
  目的  构建尘肺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多位点检测图谱。  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技术,对已报道的易感基因SNPs位点进行整合,并根据基因位点设计不同的扩增片段和酶切片段,构建涵盖多个不同易感基因SNPs位点组成的多位点图谱,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多个长短不一的条带快速实现基因分型;采用陕北某矿区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和接尘人群队列进行检测,通过遗传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 Fst)分析易感基因不同多态位点在队列遗传分化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5个易感基因IL- rs16944 T>C、IL-6 rs1800796 G>C、IL-8 rs4073 A>T、HSP70-1 rs562047 C>G、TGF-β rs1800469 T>C的SNPs图谱,可快速有效鉴别SNPs的基因型;Fst分析表明IL- rs16944、TGF-β rs1800469的Fst为>0.05~0.15,即发生中等程度遗传分化。  结论  该易感基因SNPs多位点图谱可以有效实现基因分型,易感位点rs16944和rs1800469更易受到疾病选择压力的影响,与尘肺病的易感风险有关。
湖北省农村居民抑郁、焦虑和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杜冰雪, 张玲, 朱长才, 王雷, 李旦
2024, 28(7): 815-8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1
摘要(52) HTML (11) PDF(21)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抑郁、焦虑和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scale, GAD-7)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调查湖北省25个县(市、区)7 212名农村居民抑郁、焦虑和失眠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研究抑郁、焦虑和失眠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抑郁、焦虑和失眠的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6%(95% CI: 3.1%~4.0%)、2.3%(95% CI: 2.0%~2.7%)、14.8%(95% CI: 14.0%~1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慢性病、健康状况不佳、居住非武汉市为湖北省农村居民抑郁和焦虑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患慢性病对抑郁和焦虑的OR(95% CI)分别为2.8(2.0~4.0)和1.8(1.2~1.7)、健康状况不佳的OR(95% CI)分别为4.5(3.4~5.9)和4.5(3.2~6.3)、居住非武汉市的OR(95% CI)分别为3.1(2.1~4.7)和2.0(1.3~3.0)。患慢性病、健康状况不佳、女性和非已婚状态为失眠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2.4(2.0~2.8)、2.9(2.5~3.4)、1.5(1.3~1.7)、1.3(1.1~1.5)(均P<0.05)。  结论  湖北省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和失眠筛查阳性率;需重点加强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不佳、女性、非已婚状态等人群的心理干预,促进农村居民身心健康。
大学生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调节作用
李永占
2024, 28(7): 821-82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2
摘要(40) HTML (15) PDF(4)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调节作用,为干预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河南省7所高校的1 56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网络受欺凌行为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和自然联结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3.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调节效应检验,探究网络受欺凌和自然联结对自杀意念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  结果  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得分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班干部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21%,自杀意念检出率在有无网络受欺凌、性别、年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45, P<0.001),自然联结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38, P<0.001)。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起调节作用(OR=1.33, 95% CI: 1.06~1.77, P<0.001)。  结论  大学生自然联结与网络受欺凌、自杀意念密切相关,家庭、学校、社会可以从提升大学生自然联结水平入手,干预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意念的发生。
白细胞介素与肺结核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王兴斌, 赵昌明, 黄秋丽, 王玲, 张亚欣, 杨得杰, 王兆芬
2024, 28(7): 827-83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3
摘要(64) HTML (13) PDF(9)
摘要: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方法研究多种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水平与患肺结核风险的因果关联。  方法  IL和肺结核的数据分别来自3项公开发表的欧洲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汇总数据。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连锁不平衡等要求从汇总数据中提取了与多种IL密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研究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估计法(weighted median estimator, WME)评估9种IL水平与肺结核风险之间的因果效应。同时,对结果进行了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的检验以保证其稳定性,采用方向性检验检查是否存在反向因果效应。  结果  IVW结果显示,尚未发现IL-1RA、IL-2RA、IL-6、IL-6RA、IL-8、IL-17、IL-I8与肺结核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均P>0.05)。IL-16水平的增加与肺结核风险增加有关(OR=1.210, 95% CI: 1.032~1.419, P=0.019, P校正=0.086),而IL-27水平的增加与肺结核风险降低有关(OR=0.875, 95% CI: 0.788~0.970, P=0.011, P校正=0.086),结果在3种MR方法中稳定并且方向一致,同时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结论  尚未发现IL-1RA、IL-2RA、IL-6、IL-6RA、IL-8、IL-17、IL-I8与肺结核之间存在因果关联。IL-16水平的增加与肺结核风险增加有关,而IL-27水平的增加与肺结核风险降低有关。
2010—2021年我国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生存分析
关明玥, 金怡晨, 蔡畅, 陈方方, 秦倩倩, 汤后林
2024, 28(7): 833-83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4
摘要(68) HTML (10) PDF(12)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2010—2021年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HIV/AIDS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MSM人群的AIDS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0—2021年我国共报告≥15岁MSM HIV/AIDS患者309 964例,死亡20 371例,全死因死亡密度为1.47/100人年,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21年(95% CI :10.204~10.225),第1、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6 %、93.06 %、88.73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确证时年龄≥60岁的患者是15~<30岁患者死亡风险的4.022倍(95% CI :3.792~4.266);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相比,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是7.072倍(95% CI: 6.696~7.470)和3.842倍(95% CI :3.657~4.036);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ART的14.400倍(95% CI: 13.881~14.939)。  结论  确证时年龄较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未检测或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未接受ART是我国MSM HIV/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加强MSM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需重点关注老年MSM的检测治疗,进一步降低MSM HIV/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
综述
基于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共卫生安全作用解析
彭紫怡, 黄仲跃, 孟月莉, 都率, 邱五七, 毛阿燕
2024, 28(7): 839-84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5
摘要(70) HTML (12) PDF(19)
摘要:
近年来,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传播趋势日益明显,对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及经济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不断推动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对国家安全等概念与特征的梳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对公共卫生安全内涵以及对国家安全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归纳分析,为我国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公共卫生科技政策热点挖掘及基金项目研究前沿主题识别分析
林皇涛, 李粤鑫, 朱睿, 温明月, 朱泉熔, 贾金忠
2024, 28(7): 844-85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6
摘要(50) HTML (23) PDF(12)
摘要:
  目的  从政策和基金项目视角对公共卫生科学研究领域的政策热点和项目研究前沿主题进行探索挖掘,了解基金项目主题在不同政策导向下的分布情况,梳理公共卫生的重点研究领域,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实证依据和科学参考。  方法  利用BTM(biterm topic modeling)主题模型,同时结合主题强度、主题新颖度等指标对1990—2019年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政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和文本挖掘。  结果  共挖掘到8个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主题,其中较受关注的政策主题包括“环境因素与公共健康安全保障”和“基层卫生服务”。共识别到26个公共卫生基金项目的研究主题,其中包括6个热点前沿主题,主题强度最高的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基因易感性”。各公共卫生科技政策主题中均有基金项目研究主题分布,除“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政策主题之外,其他政策主题均有基金项目热点前沿主题分布。“基层卫生服务”政策主题包含相关研究方向的基金项目数量相对较少。  结论  公共卫生政策科技主题的目标导向在基金项目中均有体现,其关键在于需求牵引和突破瓶颈,凝练的科学问题来源于社会需求。从基金项目管理视角出发,要坚持公共卫生科技政策目标导向和科学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强化学科系统部署,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服务于国家需求。
铅暴露对职业性暴露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彭晓琨, 韩竣宇, 景楠, 杨乾磊, 张恒东, 安艳
2024, 28(7): 856-8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7
摘要(52) HTML (20) PDF(10)
摘要: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职业性铅暴露人群血铅水平与各类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 TH)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铅暴露与TH水平的横断面研究,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一般人群比较,职业性铅暴露人群中,血铅水平较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甲状腺素(thyroxine,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5种TH的平均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暴露组血铅水平高于200 μg/L时,TSH水平升高,与对照组TSH的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职业性铅暴露人群中高血铅水平与TSH水平升高相关。
短篇论著
长沙市2016—2020年干旱敏感性肠道传染病筛选和发病影响的定量评估
王璇姝, 周慧琳, 李敏, 匡文韬, 罗飘异, 赵婉, 吴启萍, 洪慧林, 赵锦, 査文婷, 杨学文
2024, 28(7): 864-8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7.018
摘要(48) HTML (10) PDF(9)
摘要: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16—2020年干旱事件发生情况及肠道传染病流行特点,多尺度评价干旱对肠道传染病的影响,为预防干旱期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制定科学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长沙市2016—202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人数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肠道传染病日发病率变化,确定干旱相关敏感性肠道传染病;应用互相关函数初步分析肠道传染病发病相对于干旱事件的最佳滞后期;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滞后期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  非干旱日与干旱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8, P=0.035),互相关函数分析显示干旱事件与其他感染性腹泻r在d 3达到最大值(r=0.261)。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干旱期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单日发病风险在d 2最高(RR=1.034, 95% CI: 0.971~1.101),累积发病风险在d 14最高(RR=1.032, 95% CI: 0.995~1.070),0~14 d的累积RR为1.235(95% CI: 1.091~1.398),2D等高线图显示随着干旱等级的增加,发病风险和影响的持续时间也会增加。  结论  其他感染性腹泻是长沙市干旱敏感性肠道传染病,随着干旱等级的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增加,重旱影响的持续时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