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14卷  第8期

简讯
写在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召开之前
2010, 14(8): 686-686.
摘要:
论著
福建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血清学评价
周勇, 吴瑞红, 黄丽芳, 林志强, 郑金凤
2010, 14(8): 691-693.
摘要:
目的评价福建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福建省疾病监测点1~14岁居民164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 1~岁、5~岁、10~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8.11%、95.69%、54.3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5.76%、47.71%、27.81%;农村10~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49.06%)低于城市(60.44%);1~14岁儿童接种疫苗的保护率为75.64%(95%CI:73.43%~77.84%)。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岁年龄组明显较低为0.71%,5~岁为2.25%,10~岁为5.37%;年龄越大抗-HBs阳性率越低、抗-HBc阳性率越高、HBV阳性率上升。结论福建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农村提高更快,城乡乙肝疫苗接种均等化基本得到实现。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下降,实现了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的控制目标。福建省HBV流行模式发生改变,目前...
扬中市2004-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仇家军, 姚彤, 喻荣彬
2010, 14(8): 694-696.
摘要:
目的分析扬中市2004-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探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2009年扬中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6年间扬中市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乙型和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均有P<0.05),APC分别为-61.902%、-61.864%和-57.216%。病毒性肝炎以30~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60.77%),男、女性别比为2.75∶1,各型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4.26%),存在季节和地区分布差异。结论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同时戊肝已成为扬中市重点预防控制传染病之一,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现况及相关知识调查
汪娟, 董永海, 葛阜阳, 邹延峰, 黄芬, 李筱青, 叶冬青
2010, 14(8): 697-700.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状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农村地区居民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ml,用ELISA方法进行HBsAg及抗-HBs检测。结果在2038份血清标本中,HBsAg标化流行率为6.44%,抗-HBs标化流行率为46.85%,HBsAg流行率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9,P>0.05),农民HBsAg流行率最高,达9.06%,学生群体HBsAg流行率最低,为2.70%。1992年及之后出生的群体HBsAg流行率显著低于1992年之前出生的群体(χ2=8.120,P<0.05)。乙肝疫苗的标化接种率为38.87%,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最高,为85.41%,农民乙肝疫苗接种率最低,仅12.19%。乙肝知识得分调查农民群体最低;乙肝知识的三大获取途径依次是电视、广播以及报刊书籍。结论调查地区人群中HBsAg流行率为6.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抗-HBs水平偏低,农村居民对乙肝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特点
常宏伟, 李开春, 范玉珍, 李朝阳, 臧远成, 高玲, 王德全, 杨卫
2010, 14(8): 701-704.
摘要:
目的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对辖区内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进一步掌握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订有效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2月,由哨点医院和辖区内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且从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时间分布以及流感各亚型等多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57份,从时间分布来看,甲型H1N1从2009年9月~2010年1月均有阳性病例,2009年11月和12月阳性率达到了43.6%和42.9%,而乙型流感每个月都有阳性病例,在2009年阳性率均在10%以下,2010年却超过了10%。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型流感的发病人群主要为5~49岁年龄段,其阳性率为42.2%。哨点医院低于疫情采样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阳性率,而季节性H1、季节性H3、A未分型以及乙型流感的阳性率与疫情采样均无差别。结论六安市半年来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甲型H1N1流感病例逐渐降低,而乙型流感病例逐渐上升,流感的流行渐趋缓和。流感的发病...
安徽某监狱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何益新, 吴家兵, 王勇, 方益荣, 孟云, 黄永, 赵武, 汪道发, 盛维立, 王建军
2010, 14(8): 705-707.
摘要:
目的明确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来源,探索病例间传播方式,总结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采用RT-PCR、Real-timePCR法进行核酸检测。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诊断、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结果此起疫情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326人,罹患率为17.9%,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病例31人,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此起疫情为监狱甲型H1N1流感暴发,经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停工、隔离治疗、预防服药、个人防护、通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9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裴耀文, 李忠, 张华宁, 吕慧, 孙娜, 张岩, 王爽, 王宇路, 王显军
2010, 14(8): 708-710.
摘要: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收集1604份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990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589份,CoxA16阳性标本29份,EV71和CoxA16同为阳性标本2份,EV71和CoxA16的检出率分别为36.72%和1.81%。从80份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2株,其中EV71型病毒23株,CoxA16型病毒4株。结论引起山东省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占EV阳性标本数的59.50%。全省17个地市均有EV71感染的HFMD病例检出。
青岛市2006-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动态研究
姜法春, 董礼艳, 郝毕, 潘蓓
2010, 14(8): 711-713.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动态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4年疫情和流调资料的流行特征;在哨点医院设立监测点,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高发趋势提前;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程度逐年增强;发病年龄主要在1~5岁,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以1~3岁居多;散居儿童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托幼儿童逐年减少;EV71和CA16间隔2年左右交替出现并流行;年发病高峰提前于气温高峰。结论由于不同毒株的交替出现,造成疫情流行强度难以减弱;年度流行特征变化不大。
福建省200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张冬娟, 潘伟毅, 吴瑞红, 吴江南
2010, 14(8): 714-716.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福建省乙脑监测及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福建省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福建省2005-2009年共报告174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0.0980/10万。历年发病率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74例病例发生在除厦门市外的8个地市、57个县。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64.94%,其次为6月和8月。83.33%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在131例有调查资料的病例中,50.38%无免疫史。结论福建省自2004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脑发病率处于低发水平,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在乙脑高发地区必须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镇江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研究
缪春华, 朱凤才, 祖荣强, 袁兆虎, 周印
2010, 14(8): 717-719.
摘要:
目的了解镇江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为制定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9月镇江城区和农村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的粪便标本517份,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杯状病毒(humancali civirus,HuCV)、腺病毒(adenovirus,AdeV)及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病原检测,得到4种病原的阳性率、三间分布和RV的毒株分型情况。结果 517份合格粪便标本,总体阳性率为38.68%,城区儿童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0.05)。4种病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RV为21.47%、AstV为16.83%、HuCV为8.12%、AdeV为1.35%、混合感染22.5%,以R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2.22%(37/45)。城区与农村的病原谱不一致,城区AstV和混合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RV、AdeV阳性率高于城区,HuCV阳性率两地区无明显差异。4种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的月份依次为11月、10月、12月、1月,高峰期阳性率为69.50%。13...
175例恙虫病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查震球, 吴家兵, 刘红, 叶冬青
2010, 14(8): 720-722.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恙虫病的流行状况和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病例定义,采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175例恙虫病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结果 175例病例中,男女比1.08∶1,年龄最小2岁,最大82岁,平均(46.15±18.06)岁;病例以农民为主,129例(73.7%);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月;22例(12.6%)有外出史,117例(66.9%)有田间作业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75例(100.0%)、溃疡/焦痂115例(65.7%)、头痛148例(84.6%)、皮疹141例(80.6%)和淋巴结肿大56例(32.0%)等。结论安徽省恙虫病流行于秋收季节,以田间作业农民发病为主;多急性起病,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
2009年安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王琪, 袁玫, 袁昆华, 李端
2010, 14(8): 723-725.
摘要:
目的了解安义县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义县2009年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安义县HFRS发病率5.47/10万,无死亡病例。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捕获鼠类7种240只,其中居民区鼠密度为7.99%,以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鼠密度为7.61%,野外鼠以黑线姬鼠、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鼠带毒率为0.83%,均检自野外鼠黑线姬鼠,鼠血总抗体阳性率为4.58%。结论安义县HFRS发病上升较快,加强疫情监测,大力开展灭鼠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HFRS的发病率回升。
厦门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马桂林, 沈理通, 苏成豪, 郑惠能, 林碧云, 李莉
2010, 14(8): 726-728.
摘要:
目的评价男男性接触(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开展行为干预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对干预前后的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率等进行比较以评价效果。结果共开展三轮调查(基线调查、中期评估和期终评估),三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本一致。按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的标准,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88.8%提高到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按UNGASS指标,MSM人群的知晓率从43.9%提高到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从71.7%增加到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年的综合干预,MSM人群安全性行为意识、获取预防服务的比例均有了提高,但仍需长期干预。
安徽省马鞍山市社区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茅乃玲, 卢曼曼, 秦其荣, 朱宏斌, 张振, 丁以星, 叶冬青
2010, 14(8): 729-732.
摘要: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该人群行为特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385名吸毒者,收集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有关的信息,分析马鞍山社区吸毒人群的行为特征。血清学检测采用两次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简称RPR)的方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以确定梅毒感染状况。结果 2008年4月~7月在马鞍山市共调查385名社区吸毒对象,HIV阳性感染率为0.78%;梅毒阳性感染率为6.75%。3名HIV阳性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其中2名有非婚性行为,吸毒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阳性的有26人,阳性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吸毒者自愿做HIV检测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有与别人共用注射器、自愿去戒毒所戒毒、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和接受艾滋病咨询服务、最近一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结论建议在社区开展HIV、性传播疾病的咨询与检测,宣传教育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止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在人...
临泉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培训的效果评价
陈贵梅, 戴色莺, 陈丽丽, 王超, 冷瑞雪, 田敏, 黄张军, 叶冬青
2010, 14(8): 733-735.
摘要: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自我护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使他们更好的掌握PLWHA的自我护理知识。方法在皖北临泉县邢塘镇和田桥镇2个艾滋病重点乡镇中PLWHA相对集中的4个行政村中整群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分别对110名和81名PLWH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PLWHA对饮食营养与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以及腹泻、皮肤及呼吸方面出现症状的处理知识的知晓率,同干预前比较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PLWHA的自我护理能力是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方式。
HCV的C/E1区PCR扩增方法的改进
周素娟, 张铁军, 何纳
2010, 14(8): 736-738.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变异度较大的C/E1区兼并性引物的修改以提高该基因片段的扩增成功率,同时也为突变发生频繁的RNA病毒的核酸扩增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选用文献中针对C/E1区的多点兼并性引物("原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对原引物进行修改,没有突变的点进行去兼并还原,新突变点重新兼并,最终设计出特异性高适用性好的新引物。结果以44例HCV核酸阳性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研究样本,原引物仅能成功扩增23例(52.3%),而改进后的新引物能成功而高效的扩增40例(90.9%)。结论新引物能显著提高HCV核酸的检出率和扩增效率,为HCV的基因分型提供新的检测策略。
皖南山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的智能预测模型
周其宏, 冯晓明, 汪银, 汪攀文, 宁玲, 王小红
2010, 14(8): 739-741.
摘要:
目的建立皖南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率智能预测模型,以提高预警能力。方法借助Matlab6.5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以安徽省池州市2005-2008年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间、月疫苗使用量和上月流腮发病率5个指标作为输入向量,同期流腮月发病率为目标向量,利用优化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以2009年1月~2010年4月数据为测试样本提供给已建立的5×11×1结构的BP网络模型进行仿真预测,与实际发病率很好吻合,其误差均衡地分布在0值附近,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良好。结论利用BP网络进行疾病趋势预测,可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且对资料的类型和分布不作任何限制,是一种全新的流行病学预测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
网络直报6年后厦门市传染病监测时效性评价
俞新莲, 刘红莲, 颜玉炳, 郑惠能
2010, 14(8): 742-744.
摘要:
目的了解网络直报系统运行6年后厦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时效性。方法利用厦门市2004年和2009年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网络直报各环节的时效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2009年全市传染病监测时效性指标:诊断-填卡、填卡-生成、诊断-生成、0天报告及时率、生成-确认及24小时审核率均优于2004年,但各区发展不平衡,报告及时性以海沧区最好,同安区进步最大,湖里区提高幅度最小;而审核及时性则以海沧区最差,思明、集美、同安3个区均已达100.0%。各类医疗机构的报告及时性也发生了变化,2004年以医院中医院最好,2009年其位于疾控中心、卫生院、专科医院之后。结论网络直报系统运行6年后,传染病疫情报告、审核及时性均有了显著提高,但各区、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发展不均衡,存在薄弱环节,应认真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疫情报告工作质量。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策略分析
祖洁琛
2010, 14(8): 745-747.
摘要:
目的研究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策略,探索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中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资料,运用管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并运用访谈等方法作定性调查。结果中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依据中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实践,可以尝试建立"中国多元化健康教育工作框架"。结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值得持续开展,其工作框架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践中广泛运用。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齐慧, 杨琛, 陈华, 奚冬梅, 杨黎明
2010, 14(8): 748-750.
摘要:
目的调查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致盲原因,为防盲治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居委,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建立视力档案,记录小孔镜视力。结果共检查4785名,其中男性2252名,女性2533名,平均年龄(73.32±8.13)岁。以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为标准,该街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盲患病率为1.42%,低视力患病率为3.11%。结论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均以眼底异常居首位,盲和低视力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儿童青少年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朱伟光, 沈冲, 刘巧, 赵启慧, 沈谨, 施晓明, 倪川, 项丙淮, 王海茹, 陆慧
2010, 14(8): 751-753.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血糖升高高危人群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宿迁地区5~15岁年龄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区县内每个年龄组内空腹血糖值>P75定义为血糖升高,≤P25定义为正常对照。以问卷结合体格检查的形式,询问调查对象家长获得高血压家族史、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等因素;并测定调查对象血压、身高、体重、血糖(Glu)、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结果高血脂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TG分组这3个因素与血糖异常有统计学关联(P<0.05);按地区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宿豫区对象男性、走读以及不按时吃早餐与血糖升高显著相关(P<0.05),而沭阳地区对象仅有走读住宿方式与血糖升高显著相关(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家族史、TG升高密切相关,性别与饮食相关因素也可能影响血糖的变化。
盐城市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研究
卢羽洁, 纪敏, 周于志, 李芙蓉, 孙伯华, 夏敏, 蒋艳平, 卢建翔
2010, 14(8): 754-756.
摘要:
目的了解盐城市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方法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牵头下,由指定的研究机构对全省社区人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进行统一调查,本次对盐城市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及3家社区医院,就诊半年以上的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等,获得有效研究样本261人。结果在261例现患DM患者中,90.42%的患者平时在二级和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数占9.58%;男性血糖控制率好于女性,不同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收入,其血糖控制的水平与因素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对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改善该人群的血糖状况。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比较研究
沈恬, 倪剑文, 施榕
2010, 14(8): 757-759.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社会资源管理以及现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对闸北区3个社区430名高血压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其中社会资源管理组172人,细节化管理组111人,对照组147人。结果干预后社会资源管理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从62.2%上升到87.2%,每日食盐摄入量从4.6g减少到了4.0g,血压平均下降10.3/2.6mmHg。部分指标改善情况优于细节管理组与对照组。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社会疾病管理资源可有效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还可将社会疾病管理资源作为细节管理模式或者传统三级管理模式的补充,帮助提高现有模式的适用性。
XRCC1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曾小云, 余红平, 仇小强, 纪龙, 李龙嫚
2010, 14(8): 760-763.
摘要:
目的了解DNA修复基因XRCC1常见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特点,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TaqManMGB荧光定量实时PCR实验方法,检测XRCC1常见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1)基因分型分析结果显示:XRCC1-194位点、XRCC1-280位点、XR-CC1-399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的分布分别为25.7%、9.3%、24.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7.1%、9.2%、23.6%,经χ2检验,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3个位点的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和职业等因素后,携带XRCC1-194TT、XRCC1-280AA、XRCC1-399AA突变基因型与肝癌无关联。(3)对XRCC1-194、XRCC1-280、XRCC1-399多态位点分别与肝癌家庭史、吸烟、饮酒、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等可疑危险因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张敬平, 钱云, 王福如, 董美华, 徐明, 董静, 陈健健, 吴蕾蕾, 沈洪兵
2010, 14(8): 764-767.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人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2,FGFR2)rs2981582C/T、rs2420946C/T以及rs1219648A/G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引物介导的限制性多聚酶链反应(PIRA-PCR)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673例乳腺癌病例和787例正常对照进行FGFR2基因型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FGFR2三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34和0.002),其中经调整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状况、哺乳史、生育史、口服避孕药及肿瘤家族史后,rs2420946和rs1219648两位点的变异基因型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rs2981582变异基因型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绝经前、有哺乳喂养史以及有生育史女性中,3个多态性位点改变对乳腺癌易感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FGFR2遗传多态性rs2981582C...
厦门市2004-200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
伍啸青, 戴龙, 何志城, 谭东, 陈忠龙
2010, 14(8): 768-770.
摘要: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2004-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的原因和分布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148.07/10万,PYLL率为21.68‰,均居全死因的首位。在恶性肿瘤中,肝癌死亡率35.24/10万,居第1位,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1~14岁儿童、中青年、老年组的首位恶性肿瘤死因分别是白血病、肝癌、肺癌,恶性肿瘤的平均PYLL为0.13人年/人,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率排序,依次为肝癌(0.590%)、肺癌(0.346%)、食管癌(0.334%)、胃癌(0.226%)、肠癌(0.129%)。结论恶性肿瘤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死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降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肠癌患者心理社会应激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
张妍, 高洪彩, 刘霞, 翟景花, 张雪文, 白海伦
2010, 14(8): 771-773.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大肠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1∶1配对设计,对167对研究对象采用团体心理社会应激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生活事件L值、积极情绪体验PE值、积极应对PC值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生活事件、情绪体验、应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和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其保护因素。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心身健康状况分析
张璟, 王文军, 李晶, 陈廷, 张玉
2010, 14(8): 774-777.
摘要: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心身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健康水平和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胶州、嘉祥、兖州和邹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下属防保站的公共卫生人员58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心身障碍发生率为39.43%,其中最高为骨骼系统14.17%,其次为神经系统12.73%;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5项因子评分小于全国常模;运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从事本行业年限的增加是引起眼和耳疾病的危险性因素(OR=1.067),职务的增高是导致心血管系统(OR=1.878)、消化系统(OR=1.675)、精神病性(OR=1.841)疾患的危险性因素;核心家庭(OR=0.136)、扩展家庭(OR=0.143)是降低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相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工作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心身健康水平。
芜湖市高校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郑丽, 康耀文, 陈燕, 龚伟志, 王金权, 金岳龙, 艾东, 姚应水
2010, 14(8): 778-780.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1925名进行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4.9%;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45.7%)、刀割伤(19.5%)、烧烫伤(10.6%)、咬伤(7.7%)、交通事故(3.7%);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大学生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伤害发生率较高(50.1%)。结论预防大学生伤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大学生伤害的发生。
福建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陈彩粼, 洪荣涛, 陈武, 欧剑鸣, 蔡少健, 张莹珍, 詹美蓉, 严延生
2010, 14(8): 781-783.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9年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1起。其中Ⅲ级事件12起(5.69%),Ⅳ级事件199起(94.31%),未见Ⅰ、Ⅱ级事件。波及人口219784人,发病11583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52.70‰。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减19.73%。以传染病类为主,占92.42%;3~5月、11月两个发生高峰,占62.56%;小学和中学发生起数占90.52%;各地区事件分布不平衡,农村报告事件起数是城市的1.81倍。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稳中有降,教育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认识不足,早期甄别的能力不够,报告途径不规范,特别是向卫生部门报告常常滞后,影响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范良乐
2010, 14(8): 784-786.
摘要:
目的了解合肥市某中学住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为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作出评价。结果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男生8331J、女生7247J,三餐的能量构成比约为2∶5∶3;三大营养素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蛋白质过量;而男、女学生优质蛋白质摄取分别为49.9%和52.2%;营养素摄入量:钙和维生素A严重不足;食物种类:果蔬类、鱼虾类、奶类和大豆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和油脂摄入量偏高。结论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膳食。
综述
JAK/STAT信号通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袁慧, 叶冬青
2010, 14(8): 787-790.
摘要: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作为细胞信号传递分子,在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JAK/STAT信号通路在细胞因子信号传递中起主导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或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在肿瘤发生与预后中的作用
于宏杰, 付朝伟, 徐飚, 石国政
2010, 14(8): 791-793.
摘要:
通过对DNA损伤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高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和预后关系的探讨,反映MGMT基因在肿瘤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短篇论著
五年制医学高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汪平, 连燕舒, 范群, 肖黎
2010, 14(8): 794-795.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高职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及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学专科学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0.6%,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男生为20.4%,女生为5.0%;学生最初上网年龄、每次上网时间、网络游戏、自觉孤独、自控能力、对学习的兴趣是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对住校生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降低网络成瘾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应用乘数法估计淮北市暗娼规模
胡祥标
2010, 14(8): 796-797.
摘要:
目的估计淮北市暗娼数量,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市辖3区,应用乘数法对暗娼数量进行估算。结果估计全市有暗娼2065名,其中,相山区为1933名,占全市总数的93.61%;烈山和杜集两区分别为40和92名。结论乘数法是艾滋病相关高危人群规模估计的一种实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费用低廉、省时省力等优点;但在应用时应注意:调查时间的选择、目标单位的代表性、目标人群的识别、调查人员的培训及调查方法的标准化等,以减少评估结果的偏差。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1997-2006年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
李建华, 刘晓红
2010, 14(8): 798-799.
摘要:
目的分析赣州市章贡区1997-2006年肺结核流行趋势,为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6年章贡区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3252例,年平均发现率为70.7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83.82/10万。25~54岁、55岁及以上发病各占发病数的39.51%、42.56%;男女性别比为2.77∶1;职业以农民最多,占总发病数的27.74%,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南外、赣江两街道,占总发病数的47.72%)。结论继续严格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老年人防治,关注青少年发病情况。
上海市长宁区中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杨怀霞, 黄颖, 陈萍, 沈阳
2010, 14(8): 800-801.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现状及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5项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6.9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获得结核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报刊类(报纸、杂志、书刊)和电视,分别为49.7%和46.0%。结论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和传播,必须进一步加强中老年人结核病核心信息的宣传教育,尤其应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
2005-2009年淮北市细菌性痢疾监测与耐药性分析
董建元, 陈建梅, 张思华, 赵冬云, 王敏
2010, 14(8): 802-803.
摘要:
目的了解淮北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菌痢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全市12家哨点医院细菌性痢疾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674份病例样本,实验室培养出阳性样本197份,其中福氏志贺菌188株,宋内氏志贺菌9株;阳性率为11.77%。109株优势菌株药敏试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儿童和老年人病例数较多;病例以幼儿、农民、工人、学生为主。结论 2005-2009年淮北市菌痢流行株为福氏,宋内氏次之,儿童和老年人是预防菌痢的重点人群,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为治疗菌痢的首选药物。
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调查
应彩霞
2010, 14(8): 804-805.
摘要:
目的调查珍珠山乡中、小学痢疾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为制定突发性疫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这是一起由宋内氏志贺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2009年4月18日出现首发病例,4月18日~20日共发病69例,罹患率为14.56%。病例均为珍珠山乡中、小学生。通过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在3d内得到控制。结论这是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因此,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和防病知识宣传,对防止肠道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密达利杀灭潮湿沟壁钉螺的现场试验研究
朱匡纪, 邵丰尧, 章兰金, 杨杰, 钟劲堤, 吴建生
2010, 14(8): 806-807.
摘要:
目的探索灭螺新药密达利在潮湿环境杀灭钉螺的效果,为浙江中西部潮湿沟壁环境灭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潮湿有螺环境进行密达利和氯硝柳胺现场试验及密达利不同浓度杀灭钉螺效果现场试验。结果密达利和氯硝柳胺现场试验提示:施药后3d、7d和15d密达利、氯硝柳胺、空白对照三组钉螺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密达利和氯硝柳胺对钉螺均有杀灭作用,密达利的杀灭作用比氯硝柳胺弱。密达利不同浓度现场试验提示:不同浓度密达利对钉螺均有杀灭作用;但7.5g/m2浓度的密达利杀灭潮湿环境钉螺有效性最好。结论密达利用于潮湿环境灭螺效果低于氯硝柳胺,但下游养殖较多的环境目前尚可考虑;潮湿环境杀灭钉螺的浓度以7.5g/m2较好。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魏敬能
2010, 14(8): 808-809.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和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基层医院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DCVS和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适时TCD、CT检查,观察DCVS和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出现时间、发生率,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 DCVS的出现时间为3~18d,脑梗死的出现时间为4~20d。DCVS的发生率为41.9%,脑梗死的发生率为9.3%。FisherⅢ、Ⅳ型患者DCVS的发生率较FisherⅠ、Ⅱ型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病年龄偏大,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易并发脑梗死。结论 SAH后DCVS出现时间相对较早,DCVS和脑梗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DCVS易转化为脑梗死,FisherⅢ、Ⅳ型患者更易发生DCVS,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易发生脑梗死。TCD、CT检查对SAH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裴霞
2010, 14(8): 810-811.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以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配合,面对面与病历调查相结合收集资料,并将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不同感染部位患者数依次为呼吸道20例、皮肤与软组织4例、泌尿道感染3例;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51.27%;一联用药71.12%和二联用药25.96%;年龄、侵袭性操作和多基础疾病等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偏高,使用抗菌药物共32种。结论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以反映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应当强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经验交流
1994-2007年495例布加综合征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李胜利, 孙桂香, 祖茂衡, 陆召军
2010, 14(8): 812-813.
摘要:
江西省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的研究
张鹏
2010, 14(8): 813-814.
摘要:
福建省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分析
林曙光, 郑奎城, 钟文玲, 林熙, 苏畅, 陈铁晖, 胡祥炬
2010, 14(8): 815-816.
摘要:
西安地区某高校附属小学27例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华, 文江, 高路, 杨浩杰
2010, 14(8): 816-817.
摘要: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0-2009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蔡凤珠, 白云, 李盛, 施贵昌, 张懿行
2010, 14(8): 818-819.
摘要:
上海松江近八年新登记肺结核耐药情况监测
洪建军, 金晓萍, 郭晓芹
2010, 14(8): 819-820.
摘要:
一例输入性黑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王瑛
2010, 14(8): 821-822.
摘要:
2006-2009年上高县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带菌调查分析
谢四化, 龙昱凤
2010, 14(8): 822-823.
摘要:
甘肃省兰州市两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况调查
王宁, 杨芳
2010, 14(8): 824-825.
摘要:
我国心脑血管防治社区管理:建设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体系
王明莉, 邢厚恂, 何盼, 臧桐华
2010, 14(8): 825-826.
摘要:
办刊之道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5-2009年载文信息及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潘和平, 曹红院, 叶冬青
2010, 14(8): 827-830.
摘要:
目的了解《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5-2009年的载文信息,客观反映期刊的办刊水平,为该刊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以《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5-2009年的1201篇论文为统计样本,对作者的年龄、职称和地域分布以及论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论文数及期刊评价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第一作者中1960-1979年出生的占73.1%,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占66.4%(700/1055),高级职称占47.2%(441/935);作者分布于我国29个省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作者合作度为4.4(5248/1201),合著率为89.6%(1076/1201),均较高。该刊有固定栏目3个,论文以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和伤害为主,且伤害预防与控制成为该刊的主要特色之一;论文受国家各级基金项目支持数增加,影响因子不断上升。结论《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