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述评
为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而努力奋斗
李立明, 叶冬青
2022, 26(3): 249-2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1
摘要(1129) HTML (405) PDF(2365)
摘要:
为深入服务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 推进新医科建设, 各地各校应积极开展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基于此,大家应齐心协力为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论著
中国不同风险人群心血管疾病的膳食和体力活动状况
崔晴梅, 李建新, 曹杰, 刘芳超, 黄克勇, 陈恕凤, 陈纪春, 黄建凤, 顾东风, 鲁向锋
2022, 26(3): 251-25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2
摘要(1039) HTML (410) PDF(145)
摘要:
  目的  评价中国不同风险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理想生活方式中膳食和体力活动的分布状况,为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来自全国22 220名35~74岁既往无CVD个体的调查资料,使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 China-PAR)模型进行10年CVD风险评估并分组: < 5%为低风险,5%~ < 10%为中风险,≥10%为高风险。比较不同风险人群中膳食(蔬菜水果、鱼类、红肉、豆制品和茶)和体力活动指标分布情况。  结果  中国35~74岁人群中,10年CVD风险低、中、高风险者分别占75.6%、14.9%和9.4%。与女性相比,男性的膳食(56.6% vs. 75.6%)、体力活动(46.2% vs. 57.6%)理想比例均较高(均有P < 0.05)。蔬菜水果和鱼类理想率均随着CVD风险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均有P < 0.05),其中水果和鱼类摄入不足在CVD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中差异最大。体力活动理想率随风险水平升高呈现下降趋势(P < 0.001),其中女性高、低风险组体力活动理想率差异较大(28.7% vs. 48.4%)。  结论  CVD高风险组人群的膳食、体力活动理想率最低,女性尤为严重,应积极引导高风险人群摄入蔬菜水果和鱼类,参与体育锻炼。
BMI、腰围与睡眠质量对成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
王思佳, 李莉, 孙东晗, 邬闻文
2022, 26(3): 257-26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3
摘要(687) HTML (309) PDF(121)
摘要:
  目的  探讨成年人BMI、腰围与睡眠质量的联合作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0月12日―2020年12月18日对十堰市3 195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BMI、腰围与睡眠质量对高血压患病的联合作用。  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8.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以BMI正常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为对照组,体重过轻且睡眠质量好的组、超重且睡眠质量好的组、全身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体重过轻且睡眠质量差的组、BMI正常且睡眠质量差的组、超重且睡眠质量差的组、全身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差的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4.049倍、1.172倍、4.625倍、4.581倍、1.166倍、5.476倍和8.230倍。以腰围正常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为对照组,腹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好的组、腰围正常且睡眠质量差的组、腹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差的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4.017倍、3.074倍和7.495倍。  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全身型肥胖或腹型肥胖共存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提示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控制BMI和腰围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死亡的关系
寇硕, 卢肇骏, 郑卫军, 王俊苹, 荣超
2022, 26(3): 263-2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4
摘要(591) HTML (309) PDF(82)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与中短期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的数据。分析样本包括37 173名CLHLS项目历次调查中的新人群,生存结局来自研究对象2~4年后首次跟踪随访调查结果。失能情况是通过ADL能力量表进行测量。计算ADL总分并进行分组之后,本研究通过多种统计建模策略,探讨不同失能水平对老年人死亡的影响。  结果  调整人口学、健康行为、膳食摄入特征等混杂因素后,ADL总分人群死亡风险存在着统计学关联(RR=1.09, 95% CI:1.08~1.09, P < 0.001)。以6分组作对照,得分高于6分组的人群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69%(RR=1.69, 95% CI:1.65~1.74, P < 0.001)。以正常组作为对照组,低级失能组和高级失能组的人群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52%和92%(RR=1.52, 95% CI:1.47~1.56, P < 0.001; RR=1.92, 95% CI: 1.86~1.97, P < 0.001)。  结论  基于CLHLS样本发现,失能会增加老年人发生死亡的风险,短期随访、低年龄段的失能老年人发生死亡的风险更大。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陈佳贤, 万亚男, 苏健, 朱政, 潘恩春, 沈冲, 文进博, 王凯, 于浩, 覃玉, 崔岚, 周金意, 武鸣
2022, 26(3): 269-27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5
摘要(912) HTML (253) PDF(122)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3-2014年“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及应用项目”淮安市35岁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队列为基础,对其开展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并将随访期间发生DR的1 544人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4岁)随机抽取对照进行1∶1匹配,建立对照组(1 544人)。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SBP等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及其95% CI。此外,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轻中度DR和重度DR的影响因素。  结果  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8.09±8.5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8.15±8.5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使用(OR=2.26, 95% CI: 1.75~2.92),高TG(OR=1.06, 95% CI: 1.02~1.11),腰臀比增加(0.1为变化量)(OR=1.28, 95% CI: 1.15~1.43),高糖化血红蛋白(OR=1.65, 95% CI: 1.57~1.73),SBP高(OR=1.01, 95% CI: 1.00~1.01),糖尿病病程长[5-10年vs. < 5年(OR=1.69, 95% CI: 1.42~2.01), ≥10年vs. < 5年(OR=2.38, 95% CI: 1.94~2.91)]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胰岛素使用、TG、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SBP和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应加强2型糖尿病病人的DR筛查力度。
高原地区青中年人群睡眠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
李亚杰, 何瑞峰, 索朗德吉, 旺青平措, 次仁卓嘎, 拉巴次仁, 四郎央宗, 尼玛曲措
2022, 26(3): 274-27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6
摘要(538) HTML (248) PDF(6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青中年人群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睡眠打鼾和慢性病共病的关联。  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拉萨市城关区3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睡眠与慢性病共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5 505名30~ < 60岁青中年人,年龄为(44.70±8.50)岁,慢性病共病者占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过短、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打鼾是青中年人群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8 h相比,睡眠时长≤6 h者慢性病共病的OR值为1.57(95% CI: 1.21~2.04);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慢性病共病的OR值为1.59(95% CI: 1.39~1.82);与睡眠时不打鼾者相比,睡眠时偶尔打鼾和经常打鼾者慢性病共病的OR值为1.20(95% CI: 1.02~1.41)和1.64(95% CI: 1.37~1.97)。  结论  睡眠时长过短(≤6 h)、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打鼾与高原地区青中年人群慢性病共病风险相关。高原地区青中年人群不仅要保证适宜的睡眠时间,而且要控制睡眠打鼾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泸州市青少年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刘小燕, 邱明, 康家豪, 许望东, 马玲
2022, 26(3): 280-28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7
摘要(559) HTML (212) PDF(69)
摘要:
  目的  探讨泸州市青少年膳食模式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青少年的膳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泸州市抽取3 869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膳食习惯,并通过膳食频率法获取调查对象近1年内摄取各种食物的频率以及每次的摄入量;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泸州市青少年的膳食模式,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青少年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泸州市青少年存在3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蔬菜水果膳食模式,速食食品膳食模式以及主食肉类膳食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速食食品膳食模式高分组相比,随着分值的降低,肥胖发生的风险增加(中高分组OR=0.59, 95% CI: 0.36~0.97, P=0.041;中低分组OR=0.60, 95% CI: 0.36~0.99, P=0.046)。  结论  青少年的膳食模式和肥胖之间有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优化青少年膳食模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
许可, 丁松宁, 杨晨, 王荣, 苗瑞芬, 张大卫, 张洪英, 李晨
2022, 26(3): 285-28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8
摘要(508) HTML (213) PDF(61)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 MDR-TB)的影响因素,为降低MDR-TB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6 649例MDR-TB可疑者进行筛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系统查询患者一般信息,通过电子病历和电话调查跟踪患者治疗管理情况。描述279例MDR-TB和6 370例非MDR-TB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1∶1匹配筛选出279例非MDR-TB。采用配对资料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DR-TB的影响因素。  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史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史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OR=2.39, 95% CI: 1.46~3.93, P < 0.001; OR=3.90, 95% CI: 2.45~6.21, P < 0.001),初治患者、规律服药是MDR-TB发生的保护因素(OR=1.55, 95% CI: 1.02~2.34, P=0.038; OR=2.63, 95% CI: 1.69~4.07, P < 0.001)。  结论  MDR-TB对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极大,临床医疗机构和CDC要加强协作,提高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管理率,从而控制MDR-TB的传播。
石家庄市正定县空气污染物对湿疹日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孙成瑶, 唐大镜, 常会云, 陈凤格, 赵川, 关茗洋
2022, 26(3): 290-29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09
摘要(639) HTML (252) PDF(59)
摘要: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正定县空气污染物对湿疹日门诊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正定县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湿疹门诊数据以及同期空气污染物数据(PM10、PM2.5、SO2和NO2)和气象因素数据(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分别建立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与湿疹日门诊量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显示,空气污染物PM10、PM2.5、SO2和NO2浓度每增加10 μg/m3,湿疹日门诊量分别升高0.60%(95% CI:0.16%~1.05%)、0.71%(95% CI:0.04%~1.39%)、4.45%(95% CI:1.51%~7.47%)和2.75%(95% CI:0.24%~5.32%)。拟合双污染物模型后,PM10、PM2.5和NO2对湿疹日门诊量的效应消失,SO2对湿疹日门诊量的效应略微下降。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5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群可能对污染物更为敏感。  结论  正定县空气污染物PM10、PM2.5、SO2和NO2浓度升高导致湿疹日门诊量增加。
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的相关性
廖倩, 梁军, 黄东萍, 刘顺, 郭晓婧, 仇小强
2022, 26(3): 297-30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0
摘要(478) HTML (264) PDF(45)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个县孕早期建卡产检2 03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间隔年龄与LGA发生的相关性,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孕妇间隔年龄在预测LGA发生中的作用。  结果  队列随访至2 032名孕妇分娩,其中发生LGA 67例,发生率为3.3%。LGA组孕妇分娩年龄、间隔年龄和BMI较非LGA组大(均有P < 0.05)。相关性分析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间隔年龄与出生体重无相关(P=0.178),但间隔年龄≥30岁的孕妇LGA发生风险是间隔年龄 < 10岁的29.214倍(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孕妇间隔年龄预测总体、分娩女婴的AUC分别为0.585、0.644,孕妇间隔年龄预测LGA的最佳截断点均为13岁。  结论  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LGA发生有关,间隔年数越大则LGA发生风险越大。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在女婴LGA发生预测中效果更好。
KCNQ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郭孟竹, 杨飞飞, 韩天碧, 任庆文, 赵楠, 张亚玮, 冯永亮, 王素萍, 邬惟为
2022, 26(3): 302-30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1
摘要(647) HTML (312) PDF(98)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Q, member 1, KCNQ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  方法  采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组来自2012年3月1日—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334名GDM孕妇,按年龄和居住地1∶1匹配334名健康对照,对研究对象进行DNA基因分型。在共显性、显性、隐性、相加等遗传模式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KCNQ1基因的13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和GDM发病风险的关系,并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单倍体与GDM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调整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且调整多重比较后,在共显性遗传模式下,rs4930000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孕妇与携带AA基因型相比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OR=3.37, 95% CI: 1.30~8.73, P=0.013)。rs163171位点携带GA基因型与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70, 95% CI: 0.50~0.98, P=0.037),rs2074196位点携带CA基因型与携带CC基因型孕妇相比(OR=0.65, 95% CI: 0.46~0.91, P=0.012),rs2237888位点携带GA基因型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OR=0.69, 95% CI: 0.49~0.98, P=0.037),rs72847583位点携带CG基因型与携带CC基因型的孕妇相比(OR=0.63, 95% CI: 0.43~0.92, P=0.017),发生GDM风险低,均是GDM的保护因素。在KCNQ1基因内由rs11023996、rs7924946组成的单倍体Block1 AA表型和由rs233446、rs2237893、rs151293、rs16318、rs163183与rs234852组成的单倍体Block2 CGACG表型与GDM的发病风险相关。  结论  KCNQ1基因位点多态性(rs4930000、rs163171、rs2074196、rs2237888、rs72847583)、单倍体Block1 AA表型与Block2 CGACG表型均与GDM的发病风险相关。
云南省昆明市HIV-1流行株pol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邱钰婷, 李健健, 刘家法, 王佳丽, 张米, 董兴齐
2022, 26(3): 309-31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2
摘要(873) HTML (396) PDF(89)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的亚型分布特征及其pol结构基因的变异特征。  方法  随机抽取2015—2019年昆明市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样本390例,收集其流行病学信息,血浆提纯HIV-1 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应用Genotyping Tool、BLAST在线分型工具及MEGA 6.06软件进行基因分型,运用MEGA Distance程序计算基因距离,Entropy程序分析氨基酸多态性,进而对HIV-1流行株的pol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成功扩增获得pol基因序列318例,云南省昆明市的HIV-1亚型主要为B亚型占比3.1%,C亚型占比4.4%,CRF01_AE占比26.1%,CRF07_BC占比20.4%,CRF08_BC占比42.8%,其他亚型占比3.1%。各个亚型在性别、年龄及感染途径的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CRF01_AE、CRF07_BC、CRF08_BC的基因距离分别为(0.018±0.008)、(0.015±0.006)和(0.006±0.004)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1)。CRF01_AE亚型中静脉药瘾感染者与性接触感染者中共有45个位点的氨基酸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异性性传播与同性性传播中共156个位点有差异。  结论  昆明市HIV-1亚型分布复杂多样,以CRF08_BC为主,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CRF01_AE亚型为昆明地区变异程度较高的流行株,不同感染途径毒株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存在差异,应密切监视其变化。
基于多组学数据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分子分型研究
魏亿芳, 李灵梅, 李治, 房瑞玲, 曹红艳, 崔跃华
2022, 26(3): 315-32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3
摘要(872) HTML (318) PDF(50)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联-信号-注释增强的相似网络融合(association-signal-annotation boosted similarity network fusion, ab-SNF)方法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ccRCC不良预后患者,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潜在致病基因、通路活性及相关免疫浸润细胞。  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中下载ccRCC的miRNA、mRNA表达数据及DNA甲基化数据。利用ab-SNF对ccRCC患者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型;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针对不同分型,筛选差异表达mRNA(DEmRNAs)、miRNA(DEmiRNAs)及差异甲基化基因(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 DMGs),并对重合基因进行相关分析与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最后对不同分型患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  结果  ab-SNF将ccRCC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其中高危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1.903倍;筛选出5 218个DEmRNAs,107个DEmiRNAs及2 625个DMGs。其中,20个差异表达基因受到DEmiRNA调控,567个基因差异表达的同时伴有异常甲基化;588个重合基因富集于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GO生物项。此外,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6种免疫浸润细胞和9条通路。  结论  ab-SNF能够有效地识别ccRCC亚型,筛选出的ccRCC潜在致病基因、重要通路及相关免疫浸润细胞,可为ccRCC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综述
倾向性评分与孟德尔随机化国内研究现状
和思敏, 张雨, 彭刘庆, 景佳蕊, 陈淑婷, 王文杰, 高绒绒, 高雪, 高倩, 王彤
2022, 26(3): 325-33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4
摘要(1150) HTML (584) PDF(220)
摘要:
混杂偏倚是非随机化研究中偏倚一类的重要来源,对混杂因素的控制是研究中获得可靠结果的保证。本文简要介绍了在非随机化研究中常用的两类混杂控制方法——倾向性评分和孟德尔随机化,并对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孟德尔随机化的应用提供建议。
短篇论著
基于多水平模型的四川省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聚集情况
查雨欣, 邓颖, 左明良, 王卓, 张岩, 许巍, 崔建兰, 何予晋, 何君
2022, 26(3): 331-33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5
摘要(719) HTML (350) PDF(63)
摘要:
  目的  探讨四川省不同地域居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高危类型聚集情况。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10个县(区),于2015—2019年开展CVD高危人群筛查,共29 300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四川省不同地域CVD高危类型聚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调查人群中共检出CVD高危人群29 300例,标化检出率为17.6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文化程度为高中教育及以上、家庭年收入≥5万元标化检出率较高,高危人群检出率川西地区最高,川南地区最低;标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高危人群平均年龄(58.45±12.47)岁,分地域的基本特征、自报疾病史、危险因素情况及健康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01)。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男性≥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高于女性(P<0.001),CVD高危类型聚集个数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市(OR=0.770, 95% CI: 0.717~0.828, P<0.001)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保护因素;高中程度及以下(OR=1.125, 95% CI: 1.011~1.252, P=0.030)、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121, 95% CI: 1.008~1.247, P=0.036)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危险因素。  结论  四川省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CVD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防控应重点应关注和干预男性、高龄、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农村居民和家庭年收入<5万元人群,并针对不同地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2015—2020年陕西省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
邱琳, 王维华, 刘蓉, 飒日娜
2022, 26(3): 337-34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6
摘要(429) HTML (463) PDF(84)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简称慢性病)的死亡情况、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预测陕西省“健康中国2030”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  方法  利用2015—2020年陕西省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早死概率预测值、早死概率目标值,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变化趋势的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结果  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比例均达到83.00%以上,占慢性病死亡数比例均达到94.00%以上; 总人群、男性和女性的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人群APC=2.02%、男性APC=2.12%、女性APC=1.92%),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人群APC=-2.96%、男性APC=-2.47%、女性APC=-3.54%),趋势性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历年男性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01)。2015—2020年陕西省总人群、男性和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总人群APC=-1.78%、男性APC=-1.19%、女性APC=-3.05%),趋势性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5);6年间陕西省总人群、男性和女性早死概率分别以1.98%、1.34%、3.43%的速度下降,根据下降速率预测,到2030年,除女性外,陕西省总人群、男性早死概率均无法达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的目标值。  结论  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总人群和男性早死概率无法实现目标值,建议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江仕清, 曹赫, 胡甜, 陈雅锜, 李志明, 张克春
2022, 26(3): 343-34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7
摘要(577) HTML (227) PDF(48)
摘要: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时MSM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与咨询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MSM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中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疫情期间HIV检测服务利用减少的比例较高(3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COVID-19高度恐慌、肛交性行为频率减少(OR=0.056, 95% CI: 0.021~0.150, P<0.001)、男性伴侣/男朋友建议不要去检测机构(OR=0.538, 95% CI: 0.297~0.975, P=0.041)、感染了COVID-19(OR=21.979, 95% CI: 4.369~110.559, P<0.001)的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次数减少可能性更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下降,在制定及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时需加强关注。
2018年深圳市成人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
赵劭娟, 严新凤, 于传宁, 余晓萱, 陈健东, 曹思静, 罗译, 杨丽珍, 雷林, 彭绩
2022, 26(3): 347-3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8
摘要(773) HTML (214) PDF(76)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成年居民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在深圳市对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0 046名常住深圳市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肥胖与向心性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人群的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8.65%、38.04%,性别、年龄和吸烟均是影响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的主要因素(均有P<0.05),男性、中老年人和吸烟是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OR=1.411, 95% CI: 1.115~1.725, P=0.001; OR=1.155, 95% CI: 1.010~1.321, P=0.036),中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是向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OR=0.856, 95% CI: 0.775~0.946, P=0.002)。  结论  虽然深圳市成年居民肥胖、向心性肥胖率略有降低,但仍有改善空间,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
云南省农村三个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知晓、治疗率和疾病负担
刘岚, 王旭明, 李锦波, 莫怡, 孙承欢, 崔文龙, 蔡乐
2022, 26(3): 351-35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19
摘要(367) HTML (213) PDF(37)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汉族、纳西族和白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病、知晓和治疗情况以及疾病负担现状。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3个县≥35岁的农村常住居民共7 534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  结果  云南省汉族、纳西族和白族COPD患病率分别为11.51%、17.66%、13.23%,知晓率分别为11.11%、17.45%、45.92%,治疗率分别为10.42%、16.11%、45.02%,其中患病率以纳西族最高,汉族最低(P<0.001);3个民族COPD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均有P<0.001),且随年龄增大而升高(P<0.001);白族COPD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均远高于纳西族和汉族(均有P<0.001);3个民族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COPD知晓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小学及以下人群(均有P<0.001)。COPD每十万人口死亡率、每千人口早死导致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伤残导致的生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汉族居民分别为110.06/10万、9.75/1 000、44.62/1 000、54.37/1 000,纳西族为58.51/10万、17.25/1 000、68.68/1 000、85.93/1 000,白族为102.52/10万、8.22/1 000、51.22/1 000、59.44/1 000;3个民族男性COPD的死亡率和每千人口YLL、YLD、DALY值均高于女性(均有P<0.001);纳西族COPD每千人口YLL、YLD和DALY值最高,汉族最低(均有P<0.001)。  结论  云南省三个民族COPD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较高,且COPD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疾病负担均存在民族差异。应根据不同民族特征开展COPD的三级预防工作,降低COPD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老年肌肉衰减症影响因素
陈新宇, 周军良, 李婷婷, 田甜, 汪敏, 贾红
2022, 26(3): 357-36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20
摘要(873) HTML (455) PDF(107)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肌肉衰减症的影响因素,为老年肌肉衰减症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对泸州市某社区及医院439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相对危险度。  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显示:变量数为7时袋外估算误差率最低,依次是BMI、糖尿病、年龄、高血压、中心性肥胖、饮酒、锻炼时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适量饮酒、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是肌肉衰减症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  结论  BMI、糖尿病、年龄、高血压、中心性肥胖、饮酒、锻炼时间是对肌肉衰减症影响较大的7个因素。建议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检测和控制。
2015年安徽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分析
刘劲松, 王华东, 张新洲, 苏青, 戴丹, 查震球, 卢曼曼
2022, 26(3): 362-36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21
摘要(766) HTML (266) PDF(59)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安徽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方法  根据2015年安徽省肿瘤登记随访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等指标。  结果  2015年安徽省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272.11/10万,死亡粗率为169.69/10万。全省恶性肿瘤合计损失的DALY为148.67万人年,DALY率为2 139.84/10万。DALY率前5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占全省所有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71.75%。  结论  安徽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针对重点癌种加强防治。
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基因特征
吕健, 吴巨龙, 刘倜, 姚明晓, 李岩, 朱凯, 李栋, 纪龙, 寇增强
2022, 26(3): 367-37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3.022
摘要(766) HTML (247) PDF(66)
摘要:
  目的  了解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流行规律及基因特征,为B型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毒株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采用Mega X软件的Muscle方法进行多序列比对,用Neighbor-Joining方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  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流感病毒以B-Victoria系和H3N2亚型为主; 20株流感病毒毒株的基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同期疫苗株B/Colorado/06/2017亲缘关系较远却与下一年度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关系较近且共同聚集在Clade1A(Δ3)分支上,与同期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有13处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有5处位于抗原决定簇,其最大变异率为1.91%;糖基化分析显示20株流感病毒毒株全部发生209位糖基化位点增加; 20株流感病毒毒株均未发现耐药位点突变。  结论  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推荐疫苗保护效果可能不理想,但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依旧敏感。今后应继续密切关注B-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基因变异情况,为B型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推荐及B型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