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21卷  第1期

创刊20周年专稿
砥砺奋进二十年 不忘初心谱新篇——纪念《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创刊20周年
本刊编辑部
2017, 21(1): 1-2.
摘要(675) PDF(691)
摘要:
论著
2009-2013年南京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Michael James Cunningham, 李伟, 资海荣, 卫平民
2017, 21(1): 3-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1
摘要(319) PDF(41)
摘要:
目的 描述2009-2013年期间南京市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特点。方法 流感样本来源于流感样病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确定阳性病例以及流感分型。采用Excel 2007整理数据和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间,南京地区共有流感样病例17 906例,其中阳性2 990例,流感阳性率为16.7%。流感阳性率随月份、季度和年份而改变,南京阳性率高峰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也伴有一些夏季的高峰。甲型流感主要在夏季、秋季和冬季流行,乙型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2009-2013年南京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H3N2通常在秋季和夏季达到流行高峰,甲型H1N1大流行在秋季出现高峰,乙型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南京地区在秋季和初冬出现流行高峰,但有些年份,在夏季和初秋出现H3N2流行高峰。采用移动流行病学方法建立标准模型,一般流感在南京的流行大约持续11周,流行阈值为25.21%,流感阳性的背景率为5.82%。结论 南京流感高峰通常一年发生一次,但在有些年份中,会出现两个流感高峰时期。
2015-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流感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温雯, 马建新, 黄立勇, 王海滨, 刘民
2017, 21(1): 8-1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2
摘要(408) PDF(74)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以及流感聚集性疫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度北京市朝阳区共报告ILI病例187 072例,平均流感样病例的百分比(%)为2.42%。ILI病例数和ILI%均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冬季出现一个高峰,峰值分别出现在2016年的第6周和第7周。报告的ILI病例以0~4岁组为主,占总数的44.78%。本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 082件,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97件,检出率为19.07%。检出率出现第31~40周和第51周至次年第13周两个明显的高峰,以冬季高峰为主。本年度4种型别的流感病毒均有检出,B(Yamagata)系、A(H3N2)和B(Victoria)系交替成为主要的流行株。2015-2016年度,北京市朝阳区报告流感聚集性疫情43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的疫情最多,为42起(97.67%)。ILI%、ILI病例数均与流感病毒检出率呈正相关(rs=0.644,P<0.001;rs=0.600,P<0.001)。结论 2015-2016年度北京市朝阳区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的特征基本一致。加强监测对于辖区内流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方斌, 刘琳琳, 李翔, 叶国军, 余晓, 宋毅
2017, 21(1): 13-1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3
摘要(327) PDF(184)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分布、基因进化、抗原表位和耐药位点等方面的差异情况。方法 对2009-2014年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系统进化树、进化速率和氨基酸突变位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流行期病毒核酸阳性率大于流行后期,但大流行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速率均小于流行后期,且神经氨酸酶进化速率在两个时期都大于血凝素。血凝素抗原表位突变位点K163Q、A186T、S185T和S203T在大流行期与流行后期病毒的分布数和位置存在不同偏嗜,流行期鲜有的H275Y耐药位点在流行后期的三株病毒中被发现。结论 流行后期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速率不断提高,抗原表位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不断积累,防控工作愈加严峻,需进一步加强该病毒基因特性和耐药分析的监测。
我国西部贵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袁薇, 郑雯琳, 何昱颖, 魏川川, 陈依江, 逄宇
2017, 21(1): 19-21,3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4
摘要(372) PDF(46)
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估计结核分枝杆菌近期在人群中传播的情况。方法 在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的4个县级结核病门诊收集临床分离结核菌株的相关信息,应用RD105缺失基因和MIRU-VNTR基因分型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结果 273株结核菌株中49.1%的菌株属于北京基因型,15 MIRU-VNTR位点组合进行分析,273株结核菌株共被分为262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独特型251株,占91.9%,其余22株(8.1%)菌株属于11个不同的基因型,菌株成簇率为8.1%。结论 15位点组合用于本次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能准确反映贵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贵州省4个县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呈现较高的多态性,其中8.1%的患者是由于近期本地区传播造成。
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杨建东, 陈阳贵, 马丽, 张为胜, 吐逊古·吾拉英, 罗钰洋光, 芮宝玲
2017, 21(1): 22-2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5
摘要(279) PDF(41)
摘要:
目的 了解耐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有关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对1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和254例全敏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取其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与标准株H37Rv进行比对。结果 19株耐多药结核杆菌和254株全敏结核杆菌均未检测到耐异烟肼基因inhA突变;耐多药组突变率最高的为耐异烟肼katG基因,突变位点为315;耐利福平的突变基因是rpoB,耐药位点为526和531,531位点突变率高于526位点;耐乙胺丁醇的突变基因是embB,耐药位点为206;耐链霉素的突变基因是rpsL和rrs,耐药位点分别为43和1401,rpsL基因的突变率高于rrs基因。结论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的突变基因分别为katG、rpoB、embB、rpsL和rrs,这对今后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武汉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MIRU-VNTR分子特征
段琼红, 陈聪, 王坚杰, 周美兰, 任易, 陈军
2017, 21(1): 26-2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6
摘要(450) PDF(37)
摘要:
目的 描述武汉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布及成簇特征。方法 选取15个结核分枝杆菌重复序列(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MIRU),对9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typing,MIRU-VNTR)分型,计算差异遗传值、Hunter-Gaston指数(Hunter-Gaston discriminatory index,HGDI)、成簇率以及近期感染率最小估计值。结果 MIRU位点组合的多态性差异遗传值为0.960 4、HGDI为0.970 8,多态性和分辨指数最高的位点为Mtub 21及MIRU 26。共产生7个基因簇和65个独立基因型,成簇率为33.67%,近期感染率最小估计为26.53%。结论 15位点MIRU-VNTR分型法分辨指数较高,适合于武汉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尽管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流行多半归因于内源性复燃,但仍有较高比例的近期传播。
内蒙古及相邻省份2010-2014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陈秋兰, 杨维中
2017, 21(1): 30-3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7
摘要(365) PDF(47)
摘要:
目的 掌握2010-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8省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和热点地区,为探索区域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调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IDS)所获监测数据,对2010-2014年内蒙古及相邻省份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ArcGIS 10.3软件绘制疾病地图,通过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5年间此区域有布鲁氏菌病病例报告的区、县比例由66.56%(611/918)上升至90.63%(832/918)。2010年此区域报告发病率为10.28/10万,2014年为12.62/10万,年均增长率为5.27%。发病呈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7月。91.90%的报告病例处于25~64岁年龄段。报告病例的性别比为2.91:1,农、牧民共占89.60%。5年间共探测到43个时空聚集群,集中发生在1~8月,集中在高发区、县,位置相对稳定,由内蒙古中部逐渐向外扩散。结论 2010-2014年间内蒙古及相邻8省布鲁氏菌病疫情整体呈加重态势,存在时空聚集群,热点地区相对稳定并由内蒙古中部向外扩散,应考虑建立布鲁氏菌病暴发事件预警机制,并在热点地区增加防控资源。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新入组者HCV感染率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
刘茵, 邹霞, 徐勇, 邓立伟, 凌莉
2017, 21(1): 35-3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8
摘要(309) PDF(28)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新入组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6-2014年广东省8 830名MMT新入组者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年份HC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4年分别新入组4 485人、3 028人、1 317人,HCV感染率分别为77.1%、80.7%、77.0%,趋势性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趋势2=1.72,P=0.18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06-2008年较高的文化程度、已婚有配偶是HCV感染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吸毒年限长、过去半年与毒友交往次数多、有注射吸毒史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2009-2011年较高的文化程度、已婚有配偶是HCV感染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吸毒年限长、过去半年与毒友交往次数多、有注射吸毒史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2012-2014年女性、吸毒年限长、有注射吸毒史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MMT新入组者HCV感染率较高且无下降趋势;危险因素有所变化,但吸毒年限长和注射吸毒是HCV感染的持续性高危因素。应进一步加强MMT门诊宣传及HCV防控工作。
婴儿期的年龄别体重与幼儿期乙肝疫苗应答的关联
李媛媛, 蔡爱杰, 叶·叶克吉尔格力, 戴江红
2017, 21(1): 40-43,4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09
摘要(274) PDF(29)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期的年龄别体重与幼儿期儿童乙肝疫苗应答是否有关联。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6月在新疆某三甲医院纳入检测乙肝两对半并完成0~1~6全程接种的儿童,并调查回顾其疫苗接种信息以及0~12月龄身高体重、父母一般情况、母亲孕期、儿童出生情况等。使用年龄别体重及其Z评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年龄别体重偏离情况作为评价体格生长的指标,分析与乙肝疫苗应答的关联。结果 965名儿童纳入研究,男孩490人,女孩475人;平均年龄(1.34±0.56)岁,乙肝抗体阴性儿童占15.23%(147/965),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父母一般情况、母亲孕期、儿童出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儿童1、3、6、9月龄别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阴性组高于阳性组。两组儿童1、3、6年龄WAZ、体重偏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月龄(OR=3.409,95%CI:2.199~5.286)、3月龄(OR=5.339,95%CI:3.128~9.113)、6月龄(OR=5.106,95%CI:2.910~8.958)超重者相对正常者的乙肝疫苗不应答率较高;1月龄(OR=3.554,95%CI:2.249~5.616)、3月龄(OR=5.785,95%CI:3.271~10.232)、6月龄(OR=4.486,95%CI:2.642~7.619)体重右偏离者相对正常者的乙肝疫苗不应答率较高。结论 接种期(0~6月龄)体重对乙肝疫苗应答有影响,体格生长过快影响乙肝疫苗应答。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杨松静, 黄桢翔, 陈碧钦, 施明明, 陈江慧, 陈静, 刘惠芬, 苏艳华, 柯遐义, 赵本华
2017, 21(1): 44-4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0
摘要(535) PDF(40)
摘要:
目的 探讨厦门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和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1 064名孕妇第一次到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乙肝标志物,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产妇179例随访至其分娩,并采集其分娩时的脐血和胎盘组织。对脐血进行HBsAg和HBV DNA的检测,对胎盘组织进行HBsAg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的1 064名孕妇中,HBsAg阳性的孕妇共179名,感染率为16.8%。对179名HBsAg阳性的孕妇的脐血进行检测发现,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共34名,感染率为19.0%。孕妇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胎盘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阳性、孕前超重,OR分别为5.123(95%CI:1.422~18.413)、4.619(95%CI:1.225~17.534)、3.343(95%CI:1.233~9.092)。结论 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超重/肥胖孕妇,其新生儿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合理规避HBV宫内感染风险。
陕西省炭疽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刘东立, 朱妮, 马国柱, 石一, 马琳, 李文涓, 张铮, 王安礼, 刘峰
2017, 21(1): 52-5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2
摘要(235) PDF(27)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陕西省历史炭疽疫情,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新形势下的防控对策。方法 对陕西省1955-2015年炭疽疫情报告数据及有关调查资料进行汇总,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陕西省人间炭疽的三间分布规律,并对重点爆发疫情调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陕西省1955-2015年共报告炭疽发病数3 849例,平均发病率0.21/10万,病死率3.14%。高发地区集中在畜牧业发达的渭南、咸阳等市,发病季节分布在7~9月,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实验室资料较欠缺。结论 陕西省炭疽疫情虽在全国处于低发区,但局部暴发危险仍然存在,建议与畜牧部门紧密配合,建立炭疽监测系统,规范疫区处理,加强宣传教育,降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我省炭疽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巢湖地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伍婷, 柳燕, 李鸿儒, 李家斌
2017, 21(1): 56-6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3
摘要(287) PDF(31)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巢湖地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确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住院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确诊的病例流行特征、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安徽省巢湖地区2012-2015年共报告5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病死率为19.3%,且该地区SFTSV感染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农民及高龄是重症组的高危因素;4~9月为该病流行季,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5~6月份;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意识障碍(OR=14.236,95%CI:1.324~152.091)、血尿(OR=2.583,95%CI:1.114~5.990)和空腹葡萄糖升高(OR=34.838,95%CI:2.113~569.427)对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血尿及空腹葡萄糖升高时,提示其病情危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基于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研究
谢谦, 朱翔, 贺清云
2017, 21(1): 61-64,7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4
摘要(419) PDF(38)
摘要:
目的 定量评价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方法 收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最新统计资料。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GIS空间技术,以人水相互作用机理为主线,计算湖区血吸虫病综合感染风险程度。结果 疫水扩散和涉水活动与区域血吸虫病疫情相关,且经济社会因素在人水相互作用机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分析中,人类行为和疫水扩散两类风险在综合风险评价中所占权重分别为0.59和0.41,湖区有15个地区综合感染风险位于60%~80%的峰值区内。结论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综合感染风险程度存在峰值区,这些区域是血防工作的重点地区,应加强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防治工作。
上海市居民交通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延红, 白杰, 周礼清, 王丽华, 周德定, 苏慧佳, 张宏伟
2017, 21(1): 65-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5
摘要(325) PDF(27)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市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探讨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年龄等对交通伤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上海市常住居民61 786人进行入户调查;收集1992-2012年上海市生命统计年鉴居民损伤数据及其相关社会人口资料。结果 上海市交通伤害死亡率从1992年的10.73/10万下降到2012年的9.32/10万。总受伤率为101.16/万。家庭月人均收入<1 000元的受伤率约为≥5 000元的4.37倍。在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人群中,交通伤害的受伤率和死亡率是146.88/万和27.05/10万,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的6.41倍和2.42倍。5~9岁年龄组死亡率在所有儿童中居于首位,30~34岁和55~59岁劳动力人口的受伤率增加幅度最大。多因素分析表明经济条件越差、受教育程度越低和年龄越大交通伤害越容易发生。结论 干预重点人群应为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人群及老年人。亟需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并建立伤害大数据的共享应用平台。
广州3社区居民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旭, 韩璐, 周亚敏, 刘晓玲, 陈青山
2017, 21(1): 69-71,8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6
摘要(241) PDF(24)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3个社区居民的伤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社区伤害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本研究组设计的《伤害调查问卷》,对广州天河区的3个社区500户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居民进行伤害发生原因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30.3%;15~29岁年龄组的伤害发生率最高(30.0%),7~14岁年龄组的伤害发生率最低(10.8%);体育运动场所、街道、私人住处和休闲娱乐餐饮场所等地点多发,以10月份最为多见。主要伤害类型:扭伤(26.0%)、跌/坠伤(25.8%)、刀或锐器伤(18.7%)、硬物或钝器伤(17.5%)等。受伤部位主要是上肢和下肢。伤害产生的影响:交通伤的平均休息天数、住院时间和门诊次数最高(分别为5.00 d,2.70 d,1.53次),电击伤的平均休息天数、住院时间和门诊次数则为最低(分别为0.50 d,0.00 d,0.00次)。结论 社区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伤害发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社区伤害的发生。
北京、上海社区老年人跌倒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唐雨欣, 郭小牧, 谯治蛟, 邱培媛
2017, 21(1): 72-7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7
摘要(349) PDF(83)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上海两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现况,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分别抽取北京市的4个小区和上海市的6个小区,对其中≥60岁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接受本次调查并完成全部问卷的老年人共1 345人,2014年内共有342人发生过跌倒,共发生478次,跌倒发生率为35.54%,跌倒的地点主要在家中,占45.6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易导致跌倒发生的相关疾病,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鞋子是否合脚防滑,楼梯台阶高度、坡度是否合适。结论 北京、上海两地跌倒发生率较高,跌倒主要发生在家中。为了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各个方面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
伍啸青, 林艺兰, 荣飚, 陈敏, 陈国伟
2017, 21(1): 77-79,9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8
摘要(226) PDF(27)
摘要:
目的 探讨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胃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2-2013年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资料,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2-2013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胃癌死亡率分别为16.75/10万和14.64/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8.11年和10.27年。无论城市、农村,胃癌死亡率和寿命损失率始终维持在较平稳水平;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结论 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率总体保持在较平稳水平,但仍呈高位态势,需重视胃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2010-2012年广西5市县≥18岁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聚集状况分析
方志峰, 朱婷, 刘展华, 陈玉柱, 陆武韬, 李忠友, 王启淳, 唐振柱
2017, 21(1): 80-8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19
摘要(368) PDF(33)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城乡≥18岁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聚集性情况。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广西调查点资料,选取广西5市、县≥18岁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比值。结果 被调查者超重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血脂异常率(标化率)分别为23.5%、23.7%、8.0%、40.1%。63.4%的人群至少有1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1种、2种、≥3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比例分别为34.2%、19.7%、9.5%;男性1种、2种、≥3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是女性的1.281倍、1.536倍和1.600倍;>65岁人群1种、2种、≥3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是18~34岁年龄组的3.714倍、10.366倍和26.662倍;汉族人群2种、≥3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是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1.267倍和1.620倍;城镇居民2种、≥3种聚集风险是农村居民的1.366倍和2.587倍。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较高,特别是血脂异常率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贡献率较大,应加强血脂异常率高危人群管理和防治,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居室内灰尘甲状腺激素干扰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杨德红, 张晓玲, 陆晓梅, 张绮, 王炳玲
2017, 21(1): 84-8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0
摘要(288) PDF(22)
摘要:
目的 利用细胞受体转录激活试验,研究居室内灰尘有机抽提物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活性,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化学物质组成。方法 利用HEK-293细胞,将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UAS-tk-Luc、表达质粒Gal4-L-TRβ和SofastTM转染试剂转染到细胞中。灰尘有机提取物用培养基稀释成不同浓度后与5 n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 3,T3)一起加入细胞培养板,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仪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量。同时,测定5类可能影响体内甲状腺激素平衡的有机化合物。结果 随着受试液浓度的升高,荧光素酶的表达量降低,细胞内T3的活性降低,线性趋势检验P<0.001,10.00和20.00 mg灰尘/ml浓度组荧光素酶表达量均低于5 nmol/L T3阳性对照组,P分别为0.012,0.002。化学分析显示居室内灰尘中常见内分泌干扰物质含量分别为:多环芳烃类0.2~3.7 μg/g,邻苯二甲酸酯类未检出(not detected,ND)~117.4 μg/g,多溴联苯醚类ND~1.0 μg/g,多氯联苯类1.0~25.0 ng/g,酚类ND~32.5 μg/g。结论 室内灰尘有机抽提物能够干扰甲状腺激素活性,提示儿童早期室内灰尘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有潜在的影响。
综述
我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单玮, 张涛, 张铁军, 赵根明
2017, 21(1): 89-9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1
摘要(3184) PDF(777)
摘要:
宫颈癌给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尤其是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密切相关,HPV疫苗的出现无疑给广大女性带来了福音。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HPV的疫苗免疫计划,我国大陆虽然刚刚批准了二价的HPV疫苗在国内使用,但仍缺乏系统的HPV感染的流行数据,因而本文就我国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作一综述,旨在为HPV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及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生命早期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陶鋆, 蔡莉
2017, 21(1): 94-9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2
摘要(342) PDF(25)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儿童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造成巨大损害。儿童过敏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儿童本身的身心健康,而且是成人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多项研究提示,生命早期多不饱和脂肪酸暴露是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但相关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暴露剂量、时间点和持续时间等对过敏性疾病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对生命早期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短篇论著
陕西省2005-2015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陈宝宝, 范锁平, 安翠红, 雷毅, 吕文, 孙养信
2017, 21(1): 99-101,10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3
摘要(226) PDF(19)
摘要: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陕西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及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结合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9 646例,发病率为2.34/10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调查重点人群824 931人,采集血清121 649份,血清学阳性5 755份,阳性率4.73%,感染率0.70%。病例分布在除杨凌区以外的10个设区市共计84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榆林、渭南、延安市,三市占全省总发病数的94.81%;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58:1,农民、牧民占总发病数的90.26%,报告病例多集中在4~9月份。结论 陕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控制传染源、加强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及职业人群干预力度、加强布病宣传是预防布病的根本措施。
三亚市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黎永华, 李朝勇, 黄隆
2017, 21(1): 102-10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4
摘要(299) PDF(32)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诊的2 465例首次涂阳治愈后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依据1年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1年内复发率为3.49%(86/2 4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状况(OR=1.931,95%CI:1.333~2.529)、流动人口(OR=1.733,95%CI:1.314~2.153)、停药时残留空洞(OR=4.446,95%CI:3.254~5.638)、耐药情况(OR=5.339,95%CI:3.933~6.744)、不规范治疗(OR=3.108,95%CI:1.960~4.257)、治疗依从性差(OR=2.356,95%CI:1.568~3.144)这些因素均为1年内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肺结核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1年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影响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差、流动人口、停药时肺内仍残留空洞、有耐药、不规范治疗及治疗依从性较差。
经验交流
西藏2014-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性别差异分析
于跃, 扎西宗吉, 白国霞
2017, 21(1): 105-10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1.025
摘要(307) PDF(2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