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期刊公众号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2024, 28(8): 869-87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1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四年级学生近视检出情况,探讨影响学生近视的因素。 方法 从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小学队列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26 373人。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学生近视检出率差异,并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近视检出率的因素。 结果 小学四年级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52.11%,女生的近视检出率(56.38%)高于男生(48.20%)(χ2=176.597, P < 0.001);城镇户籍学生的近视检出率为55.71%,比农村户籍学生(48.59%)高7.12%(χ2=133.790, P < 0.001)。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城乡学生近视检出率影响因素不同,是否参加体育兴趣班(OR=0.83, 95% CI:0.74~0.93, P=0.001)、与父母同住情况(OR=1.21,95% CI:1.07~1.38, P=0.002)对农村学生近视检出率的作用显著;年龄(OR=0.91,95% CI:0.84~0.98,P=0.014)、是否为独生子女(OR=1.09, 95% CI:1.01~1.18, P=0.030)、认知水平(OR=1.09,95% CI:1.01~1.18, P=0.032)、家庭经济条件(OR=1.23, 95% CI:1.03~1.47, P=0.020)对城镇学生近视检出率作用显著。 结论 科学控制学生近视风险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家庭及其生活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城乡差异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2024, 28(8): 876-88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2
摘要:
目的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小学队列的基线调查数据,以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为测量工具,考察中国四年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tata 18.0软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的四年级学生抑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学生抑郁的影响。 结果 四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5.23%。学生个人的认知能力测试水平(中∶低, OR=0.71, 95% CI: 0.61~0.83, P < 0.001; 高∶低, OR=0.65, 95% CI: 0.52~0.81, P < 0.001)、学业成绩(中∶低, OR=0.77, 95% CI: 0.66~0.88, P < 0.001; 高∶低, OR=0.61, 95% CI: 0.51~0.74, P < 0.001)、学业压力(中∶低, OR=1.33, 95% CI: 1.15~1.53, P < 0.001; 高∶低, OR=1.78, 95% CI: 1.47~2.14, P < 0.001)都会影响学生患抑郁症的风险。而在学校和家庭层面,良好的父母关系(坏∶好, OR=1.53, 95% CI: 1.32~1.78, P < 0.001)、师生关系(好∶不好, OR=0.81, 95% CI: 0.71~0.93, P=0.002)及同伴关系(好∶不好, OR=0.78, 95% CI: 0.68~0.89, P < 0.001)均能独立降低其抑郁风险。 结论 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乃至同伴因素均对学生抑郁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此,应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协同发力,以期缓解学生抑郁程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4, 28(8): 884-88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3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四年级学生超重/肥胖流行情况,探讨影响学生超重/肥胖的因素。 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小学队列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纳入分析的四年级学生共29 996人。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超重/肥胖的因素。 结果 四年级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2.4%,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3%和10.1%。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男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OR=2.60, 95% CI: 2.43~2.78, P < 0.001),分别为29.2%和14.6%;11岁组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低于10岁组(OR=0.81, 95% CI: 0.76~0.87, P < 0.001),分别为20.9%和23.8%;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学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OR=1.45, 95% CI: 1.31~1.60, P < 0.001),分别为23.7%和15.3%;独生子女的超重/肥胖率高于非独生子女(OR=1.42, 95% CI: 1.33~1.52, P < 0.001);有体育运动爱好的学生超重/肥胖率低于无体育运动爱好的学生(OR=0.74, 95% CI: 0.69~0.79, P < 0.001);不吃早饭的频率越高,学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越大;吃油炸/烧烤/膨化食品的频率越高,学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越大。 结论 学校应科学指导四年级学生合理搭配膳食,保持健康饮食,促进学生主动增加体育运动时间。应加强对男学生, 城市就读学生, 独生子女等高危人群关注和精准预防。
2024, 28(8): 890-89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4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10~11岁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情况,同时探讨贫血可能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据,其中有完整血红蛋白的学生样本量为17 695人。贫血的判定基于指尖血的血红蛋白结果,并按照调查学校所在地的海拔高度进行了调整。社会经济相关因素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8年中国10岁、11岁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0.61±11.32) g/L和(131.88±11.85) g/L,10岁组和11岁组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78%和6.28%。男生和女生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1.52±11.62) g/L和(130.96±11.60) g/L,男生和女生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41%和6.64%。城市户口学生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32.02±11.32) g/L,高于农村户口学生(130.70±11.78) g/L;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04%和7.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农村户口学生贫血的风险较高[OR(95% CI)=1.26(1.09~1.46), P=0.002],而11岁组学生[OR(95% CI)=0.85(0.75~0.96), P=0.010]、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及以上、父母最高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患贫血的风险较低(均OR < 1.00, P < 0.05)。 结论 中国10岁和11岁学生贫血患病仍然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且贫血患病率在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学生中存在差异,贫血的防治更需要重视脆弱人群的分布情况,制定更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2024, 28(8): 896-90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5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四年级学生睡眠量与质的状况及群体差异,探索影响学生睡眠时长和质量的身心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数据库中重要变量完整的23 717名年龄为10~11岁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具体睡眠时长和自评睡眠质量的身心影响因素。 结果 我国四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长均值为9.26 h,自评睡眠质量为好的学生占88.56%。BMI分类、生病频率、抑郁程度、吸烟、饮酒、食用烧烤/膨化/西式快餐食品、饮用含糖/碳酸饮料和吃早饭频率会影响睡眠时长(均P < 0.05)。而性别、自评健康等级、生病频率、饮酒、饮用含糖/碳酸饮料和吃早饭是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均P < 0.05)。 结论 我国学生中有一部分睡眠平均时长<10 h,但大部分自评睡眠质量良好,不同的身心因素与健康行为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化。
2024, 28(8): 903-90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6
摘要:
目的 探讨母体产时发热体温峰值和发热持续时间对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2022年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以产时发热(母体体温≥37.5 ℃)为暴露因素,分别以发热峰值Tmax(产时能记录到的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t(从首次记录发热到首次记录正常体温或分娩为止的时间),发热复合变量$\[v\left[ {v = \frac{{{T_{max}} - 37℃}}{{100}} \times t} \right]\]$分组。比较新生儿围产期不良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惊厥、颅内出血等)和孕产妇围产期不良结局(包括母体手术产、产后出血、手术切口感染、产褥期败血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母体产时发热峰值及发热持续时间与母婴围产期不良结局之间的关联。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97例研究对象,其中307名(13.9%)产妇在分娩期间出现发热。与非发热组相比,发热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及母体手术产发生风险升高。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热峰值每增加1 ℃,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增加1.204倍(OR=2.204, 95% CI: 1.691~2.423),母体手术产发生风险增加88.3%(OR=1.883, 95% CI: 1.581~2.242);发热持续时间每增加60 min,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增加28.4%(OR=1.284, 95% CI: 1.178~1.400),母体手术产发生风险增加29.4%(OR=1.294, 95% CI: 1.183~1.414);发热复合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增加55.4%(OR=1.554, 95% CI: 1.359~1.777),母体手术产发生风险增加49.4%(OR=1.494, 95% CI: 1.298~1.720)。 结论 随着发热峰值的升高,发热持续时间增加,发热复合变量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及母体手术产发生风险均增加。
2024, 28(8): 909-91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7
摘要: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分析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2年10月,基于立意抽样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市8个监测区10 178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及其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南京市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检出率为16.63%。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自伤行为、学业满意程度、校园欺凌、学段和饮酒史是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 < 0.05)。Logistic回归模型AUC大于决策树模型(0.828∶0.787, Z=11.153, P < 0.01)。 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决策树模型。应重点关注自伤行为、学业满意程度、校园欺凌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024, 28(8): 917-92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8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肃省6~12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宜的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 方法 根据甘肃省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选择碘营养适宜的武威市凉州区和平凉市崆峒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非寄宿制6~12岁儿童(地区、性别比例均衡),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尿碘和所在家庭食用盐盐碘。分析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因素,比较体质容积指数(body mass volume index, BMIV)、体表面积容积指数(body surface area volume index, BSAV)、体重身高容积指数(weight height volume index, WHVI)、身高容积指数1(height volume index1, HVI1)和身高容积指数2(height volume index2, HVI2)对甲状腺容积校正的效果。 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甲状腺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7, P=0.40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身高、体重、BMI、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年龄、尿碘与甲状腺容积均呈正相关(均P<0.001)。其中,BSA与甲状腺容积相关性最强(r=0.787)。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BSA对甲状腺容积整体分布均有影响。通过身高、体重与校正后甲状腺容积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BSAV可最大程度减小身高、体重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 结论 年龄和BSA均影响甲状腺容积。BSAV对儿童甲状腺容积校正效果较好,建议将其作为儿童甲状腺容积的评价指标。
2024, 28(8): 922-92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0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和其他民族居民的血压分布及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高原人群的高血压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海拔≥2 500 m的建塘镇、小中甸镇以及海拔 < 2 500 m的五镜乡、金江镇等4个乡镇作为调查点。抽取1 549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民族居民血压水平分布及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海拔人群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 结果 海拔≥2 500 m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 < 2 500 m组(P=0.002)。藏族居民平均收缩压水平比汉族居民高5.29 mmHg(P < 0.001)。海拔 < 2 500 m组的藏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同等海拔条件的其他民族(P < 0.017),但海拔≥2 500 m组的藏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同等海拔条件的汉族及其他民族(均P < 0.017)。不同海拔条件的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藏族与海拔之间对高血压患病风险有负向交互作用。居住在海拔≥2 500 m组居民与海拔 < 2 500 m组相比,有更多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结论 随海拔升高,汉族及其他民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加。藏族对于高原及不同海拔的血压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2024, 28(8): 929-93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0
摘要:
目的 分析山东省居民尿钠钾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及血压水平的关系。 方法 2019年在山东省选取18~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随机点尿采集。通过Tanaka公式以点尿估计24 h尿钠钾水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24 h尿钠钾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及血压水平的剂量-反应关系及关联模式,并按年龄、性别和是否服用降压药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共纳入3 280人,24 h尿钠、尿钾及尿钠钾比为(4.12±0.95)g/d、(1.70±0.39)g/d和(2.51±0.69)。24 h尿钠升高1 g/d,收缩压升高1.221 mmHg(95% CI:0.611~1.830, P < 0.001)、舒张压升高0.612 mmHg(95% CI:0.201~1.023, P=0.004),24 h尿钾升高1 g/d,收缩压降低2.297 mmHg(95% CI:-3.797~-0.796, P=0.003)、舒张压降低1.159 mmHg(95% CI:-2.171~-0.147, P=0.025)。与尿钠钾比 < 2.0组相比,≥2.9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7%(95% CI:1.062~1.769, P=0.015),收缩压升高3.047 mmHg(95% CI:1.470~4.624, P < 0.001),舒张压升高1.796 mmHg(95% CI:0.734~2.859, P=0.001)。除性别和尿钾与收缩压的关联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15),其他指标无交互作用。 结论 随尿钠升高、尿钾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随机点尿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评估高血压患病风险具有一定科学性。
2024, 28(8): 937-94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35~<75岁壮族人群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 BFP)与BMI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的关系及其肥胖切点值。 方法 基于2018―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的基线调查资料,选取12 311名壮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曲线拟合确定BFP与BMI、WC的曲线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FP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构建BMI、WC预测BPF回归方程以计算BPF的超重和肥胖切点值,以BMI、WC判定标准为金标准计算BFP相应切点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其诊断价值。 结果 BMI对BFP的预测价值优于WC;基于我国肥胖标准BMI为28 kg/m2计算的BFP肥胖切点值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23.4%和35.6%,AUC分别为0.732和0.847;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男性为0.581和0.882,女性为0.818和0.876。 结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中,基于我国肥胖标准计算BFP切点值应以BMI为参考,计算出来的切点值在男性中低于国际标准,而以BMI≥30 kg/m2时计算所得切点值均高于国际标准,其合理性还需综合考虑阳性预测值和未来肥胖相关疾病风险的研究进一步予以验证。
2024, 28(8): 944-94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2
摘要:
目的 探讨促胰岛素抵抗膳食指数(empirical dietary index for insulin resistance, EDIR)与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GPL)患病风险的关系,为GPL人群的膳食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102例GPL患者作为病例组,204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non-atrophic gastritis, NAG)或正常胃黏膜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病例组EDI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1, P=0.03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精谷物摄入量更高(Z=-2.475, P=0.013);在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较高的EDIR[Quartile 2: OR(95% CI): 4.36(1.61~11.84), P=0.003]与GPL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 结论 较高的EDIR评分和高精谷物摄入会增加GPL患病风险。
2024, 28(8): 950-95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3
摘要:
目的 探索2010―2023年杭州市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为杭州市猩红热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0―2023年杭州市猩红热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Joinpoint5.1.0软件对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运用ArcGIS 10.8软件开展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2010―2023年杭州市猩红热的年均发病率为5.06/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3年杭州市各年的猩红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分布呈季节性,春末夏初(4―6月)和秋末冬初(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为3~<9岁组(85.79%)、男性(61.00%)和幼托儿童(47.09%)。拱墅区和上城区是杭州市猩红热的高发区域,占所有报告病例的35.73%(2 459/6 882)。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1年、2013年和2014年外,其余各年猩红热发病率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均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2023年杭州市猩红热发病率均有热点区域(“高-高”聚集)出现,且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和中部区域。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其中一类聚集区主要位于上城区、拱墅区的13个街道,聚集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6月。 结论 2010―2023年,杭州市猩红热疫情先呈上升趋势,自2015年后呈下降趋势,全市存在时空聚集性,主要集中于杭州市东北部和中部区域,应加强高发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以及疾病监测工作。
2024, 28(8): 956-96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4
摘要:
目的 采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方法分析轻中度抑郁与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之间的因果关系,为KOA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进行分析,选择与轻中度抑郁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KOA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分别作为工具变量,以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法为评估因果效应的主要分析方法,以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 WM)法、简单中位数(simple median, SM)法、加权中值(weighted mode)法和MR-Egger回归为辅,对数据进行双向两样本MR分析。采用OR值评价轻中度抑郁与KOA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果 双向两样本MR分析表明轻中度抑郁患者患KOA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4倍(OR=1.64, 95% CI:1.34~2.02, P<0.001)。外部验证发现轻中度抑郁会导致KOA的风险增加,但反向双向两样本MR分析未能证明轻中度抑郁和KOA之间的因果效应。 结论 轻中度抑郁与KOA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联,轻中度抑郁可能为KOA的危险因素。
2024, 28(8): 961-9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5
摘要:
目的 旨在构建高性能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风险预测模型,促进CWP的早期预防。 方法 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2022年山西省某职业病医院的CWP患者和同期矿工非CWP患者病例资料,建立CWP数据库,采用随机森林筛选特征变量,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别构建CWP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2个模型的CWP预测能力。 结果 BP神经网络模型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87.6%,准确率为87.12%;变量正态化重要性结果显示,影响煤矿工人发生CWP最重要的因素有1秒通气率(forceful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orceful vital capacity, FEV1/FVC)、工龄、工种。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灵敏度80.7%,特异度84.1%,准确率82.7%。BP神经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AUC=0.918,95% CI:0.903~0.964)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AUC=0.802,95% CI:0.750~0.850),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结论 BP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将BP神经网络应用在CWP预测上有更高的准确性。FEV1/FVC、工龄、工种是影响煤矿工人发生CWP的重要因素。
2024, 28(8): 969-97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6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群疾病谱变化,慢性病共病日趋复杂,明确共病时间序列上的进展规律,将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切入点。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病共病轨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可视化系统梳理和以变量为中心、以个体为中心、以疾病诊断为中心3种研究视角对其方法学进展及研究发现具体总结。慢性病共病轨迹研究的开展,将为提早发现疾病风险并实施干预、延缓、控制疾病进展提供证据支持,对找出共病发生机制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群疾病谱变化,慢性病共病日趋复杂,明确共病时间序列上的进展规律,将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切入点。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病共病轨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可视化系统梳理和以变量为中心、以个体为中心、以疾病诊断为中心3种研究视角对其方法学进展及研究发现具体总结。慢性病共病轨迹研究的开展,将为提早发现疾病风险并实施干预、延缓、控制疾病进展提供证据支持,对找出共病发生机制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4, 28(8): 976-98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7
摘要:
目的 分析国产口服轮状病毒疫苗(oral rotavirus vaccine, ORV)与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策略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 方法 建立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模拟10万名新生儿出生队列,评估0~<5岁儿童ORV与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以及ORV单独接种策略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并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本研究假设同时接种策略下ORV全剂接种率为46%和91%。由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DTaP)的全剂接种率>90%,随着同时接种策略的实施,ORV的接种率可能会逐渐接近DTaP的接种率,故取中间值和最大值。 结果 实施ORV与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策略,全剂接种率达到46%,减少1例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RVGE)病例所花费的成本、减少1例RVGE死亡花费的成本、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utility ratio, ICUR)分别为1 856.4元、339.5万元、6 401.7元/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QALY);全剂接种率达到91%,减少1例RVGE病例所花费的成本、减少1例RVGE死亡花费的成本、ICUR分别为1 398.2元、255.9万元、5 044.6元/QALY。敏感性分析显示,ORV同时接种策略对增加QALY有良好的成本效用。 结论 实施ORV与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策略在儿童中有良好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
2024, 28(8): 982-98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8
摘要:
目的 探讨学生感知老师关怀行为与抑郁的关联程度,为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健康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策略。 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纳入10所高校的9 389名学生,调查学生感知老师关怀行为和学生抑郁情况,以学校、年级、性别进行1∶1个体匹配,为患有抑郁的学生选取健康对照。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学生感知老师关怀行为与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风险的关联。 结果 在轻度抑郁及其配对的2 192对学生中,男性有555对(25.3%);在中度抑郁及其配对的635对学生中,男性有147对(23.1%);抑郁学生报告的感知老师关怀行为程度低于各自的健康对照组(Z轻度=-13.497; Z中度=-12.598, 均P<0.0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学生感知老师关怀行为是轻度抑郁(OR=0.810, 95% CI:0.752~0.873)和中度抑郁(OR=0.603, 95% CI:0.490~0.742)的保护因素(均P<0.001)。 结论 学生感知老师关怀行为高有助于降低学生抑郁水平,高校应积极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4, 28(8): 988-99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8.019
摘要: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深圳市龙华区居民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流行特征,为该地区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6―2022年深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信息系统中深圳市龙华区常住居民的脑卒中发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脑卒中的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发病类型的状况,采用Joinpoint4.3.1.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 结果 2016―2022年深圳市龙华区年均发病率为166.45/10万,各年度发病率变化不大(t=0.460, P=0.665)。男性脑卒中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2016年χ2=14.851, P<0.001;2017年χ2=29.848, P<0.001;2018年χ2=34.468, P<0.001;2019年χ2=82.447, P<0.001;2020年χ2=113.310, P<0.001;2021年χ2=107.890, P<0.001;2022年χ2=119.740, P<0.001)。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份男性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均早于女性。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确诊伴有高血压的比例最高。 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依然严峻,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主 管: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
主 办: | 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
主 编: | 叶冬青 |
出 版: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部 |
通讯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 |
电 话: | 0551-65161171 |
邮 箱: | zhjbkz@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