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25卷  第11期

显示方式:
述评
中国伤害防控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策略
胡国清
2021, 25(11): 1241-1244,128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1
摘要(697) HTML (3400) PDF(172)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伤害在20世纪后期就已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死因顺位排名一直靠前。尽管中国政府已将伤害防控工作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等国家健康发展规划,但与中国总体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国内伤害防控工作发展速度滞后于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目前,我国伤害防控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伤害预防立法不完善,执法力度待加强;(2)缺乏牵头部门协调全国伤害防控工作;(3)缺乏专业队伍落实日常伤害预防工作;(4)伤害预防研究缺乏必要的支持。针对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论著
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微纳塑料暴露特征分析
耿阳, 胡曼, 张益宁, 庞一枭, 屈卫东, 周颖
2021, 25(11): 1245-1250,130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2
摘要(754) HTML (331) PDF(104)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微纳塑料(micro- and nanoplastics, MNPs)暴露特征。  方法  使用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国内外数据库,建立数据集,结合中国人群食物消费量和人体呼吸参数,计算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的MNPs暴露量,与国外数据比较分析其MNPs暴露特征。  结果  分析来自28篇研究的4 511个样本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每年摄入约187 000~328 000个MNPs,考虑空气吸入,每年MNPs暴露量为192 000~335 000个MNPs,均高于美国居民暴露量。男性成年人MNPs摄入量最高。生活饮用水、海产品、瓶装水和空气是中国居民每日主要MNPs暴露源。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MNPs类型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而经空气吸入MNPs类型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和聚丙烯腈为主。  结论  相比于美国居民,中国居民具有更高的MNPs暴露风险,削减饮用水和海产品中MNPs含量,可有效降低中国居民MNPs暴露风险。
华北某市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常会云, 唐大镜, 赵川, 孙成瑶, 陈凤格, 关茗洋, 张莹
2021, 25(11): 1251-1256,12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3
摘要(500) HTML (238) PDF(62)
摘要:
  目的  了解华北某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中金属的来源及其浓度的季节性差异,并评价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程度。  方法  采集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大气PM2.5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进行测定,采用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元素来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元素污染状况。  结果  该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浓度具有季节性差异,表现出冬季高于春夏秋季的特征。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四季中锑、硒、镉属于极强富集金属,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铬、镍、铍属于无富集金属,来源自然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源主要有交通和工业生产复合污染源、燃烧活动源、燃烧和自然复合污染源。污染程度评价显示,四季中铬、镍、铍可认为无污染;砷、锑、硒、镉、铊、汞、铅的污染程度在中度及以上,但季节变化特征不一致。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砷、铬、镍、铊、汞、铅属于轻微危害,镉元素属于极强危害;综合危害程度属于很强危害。  结论  该市主城区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交通、工业生产、燃烧等人为活动;部分元素的污染程度以冬季最为严重,且具有潜在生态危害。因此,冬季应加强对PM2.5的治理及防护。
2013―2019年南京市大气PM2.5短期暴露对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孙凤霞, 熊丽林, 杨华凤, 贾云飞, 陈春静, 唐彦钊, 郑雨虹, 韦丽
2021, 25(11): 1257-12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4
摘要(924) HTML (457) PDF(112)
摘要:
  目的  评估2013―2019年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的影响及其所致超额死亡人数。  方法  收集环保、气象、户籍人口和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对人群死亡的影响,得到暴露-反应关系系数,估算因PM2.5短期暴露导致人群超额死亡人数。  结果  在2013―2019年,南京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增加,居民各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随着升高(均有P < 0.05)。PM2.5短期暴露引发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中超额死亡人数为8 479人,占人群非意外总死亡的3.21%;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超额死亡人数及其占所属疾病类型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 202人(4.32%)、1 424人(1.60%)、4 505人(3.94%)、2 613人(3.79%)和1 856人(4.14%)。  结论  2013―2019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和其造成的居民超额死亡人数呈降低趋势,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健康收益良好。
2017年―2018年南京市成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
王巍巍, 苏健, 周金意, 杨华凤, 戚圣香, 王琛琛, 周海茸, 李潮, 叶青, 秦真真, 吴洁, 洪忻
2021, 25(11): 1264-1268, 127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5
摘要(754) HTML (395) PDF(109)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成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关联性和聚集性。  方法  利用2017―2018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18岁居民慢性病4项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现在吸烟、有害饮酒、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及身体活动不足)和4项主要代谢危险因素(超重/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及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慢性病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性及其聚集性。  结果  共纳入60 283名研究对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身体活动不足、现在吸烟及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为49.94%、28.19%、22.26%及7.40%,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及血糖升高的比例分别为43.00%、28.35%、26.02%及9.39%。8项危险因素间存在20对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0、1、2和≥3项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15.09%、29.94%、26.17%和28.80%。男性、高年龄、郊县、低教育水平、离退休以及丧偶/离异/分居人群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南京市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两两间存在正向相关,针对重点人群应实施多种危险因素综合的防控策略。
超重/肥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谢铭, 曾媛, 袁姝倩, 刘银玥, 周军华, 贺权源, 洪秀琴, 阳益德
2021, 25(11): 1269-127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6
摘要(730) HTML (339) PDF(77)
摘要: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sycteinemia, HHcy)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湖南省抽取长沙、株洲、岳阳、衡阳、永州、湘西6个样本地区,再将每个样本地区随机抽取城市和农村各2个社区,共24个社区中所有30岁及以上且常住5年及以上共5 258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和HHcy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并分析相加模型和相乘模型交互作用。  结果  具有完整数据的4 012名对象中,患高血压者1 53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8.3%;有39.3%的居民超重/肥胖,有35.1%的居民患HHcy。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饮食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非超重/肥胖者的2.801倍(OR=2.801, 95% CI: 2.407~3.261),HHcy患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Hcy正常者的3.488倍(OR=3.488, 95% CI: 3.000~4.055),超重/肥胖且HHcy患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超重/肥胖且Hcy正常者的10.205倍(OR=10.205, 95% CI: 8.120~12.826)。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及HHcy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218(95% CI: 3.213~7.222)、0.527(95% CI: 0.420~0.634)和2.415(95% CI: 1.848~3.156),即超重/肥胖和HHcy对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加交互作用。本研究未发现超重/肥胖和HHcy之间对高血压患病的相乘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1.246, 95% CI: 0.920~1.688)。  结论  超重/肥胖和HHcy均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两者的相加交互作用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
张海庆, 何美安, 张晓敏
2021, 25(11): 1276-128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7
摘要(688) HTML (216) PDF(9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及其变化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  方法  纳入东风-同济队列2008―2010年7 671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生活方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  结果  校正混杂因素后,生活方式评分增加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风险的降低均有剂量反应关系。与基线生活方式评分0~1分组相比,>4分组的SBP、DBP和平均动脉压分别降低4.03、2.25和2.84 mm Hg,新发高血压的OR值为0.68(95% CI: 0.52~0.88)。且每增加1分,高血压发生风险降低9%(OR=0.91, 95% CI: 0.87~0.95)。而从基线至2013年随访5年间生活方式评分维持在>3的个体,其新发高血压风险的OR值为0.61(OR=0.61, 95% CI: 0.47~0.80),但是从基线0~2分提高至随访>3分并不能降低高血压风险(OR=0.87, 95% CI: 0.54~1.40)。  结论  中老年人群尽早并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防控效益最大。
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收缩压控制情况与认知功能关联性
邹明君, 黄建武, 曾燕, 程桂荣, 陈聪, 李琳, 刘丹
2021, 25(11): 1282-1286, 129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8
摘要(589) HTML (244) PDF(57)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SBP控制情况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对年龄≥65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 使用标准水银血压计连续两次测量右臂血压值,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SBP控制情况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结果  强化控制(SBP<120 mm Hg)(OR=1.519,95% CI:1.187~1.945)增高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年龄分层发现,强化控制增加70岁及以上老人的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均有P < 0.05)。对高血压病史分层发现,10年以上高血压病程老人,强化控制和控制不良(SBP≥140 mm Hg)均与认知障碍患病率增加正相关(均有P < 0.05)。进一步对10年以上高血压病程老人年龄分层,发现65~69岁老人中,控制不良与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增加相关(P=0.023)。  结论  高血压病程较长的老人中,65~69岁老人应严格控制SBP,70岁及以上老人应谨慎控制SBP。
吉林省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姜停停, 万立新, 何欢, 易立岩
2021, 25(11): 1287-129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09
摘要(485) HTML (309) PDF(60)
摘要:
  目的  了解吉林省139 414例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病率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HDCP的预防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收集全省13家监测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20周分娩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孕产妇HDCP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孕产妇患HDCP为6 400例,患病率为4.59%。其中患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335例、妊娠期高血压1 959例、轻度子痫前期1 278例、重度子痫前期2 843例和子痫21例,患病率分别为0.24%、1.41%、0.92%、2.04%和0.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孕次≥2次、双胎/三胎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升高有关;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产次≥1次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降低有关。  结论  吉林省孕产妇HDCP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病率最高,建议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HDCP的识别和管理。
某校大学生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指标的关系
笃梦雪, 吴楠, 郎俊杰, 王静, 陈煜, 金岳龙, 陈燕, 姚应水
2021, 25(11): 1293-129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0
摘要(458) HTML (252) PDF(55)
摘要:
  目的  获得大学生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有效控制青少年肥胖、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次研究以芜湖市某高校2018级3 45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使用BMI及腰围身高比(waist height ratio, WHtR)作为判断肥胖的指标。  结果  符合条件的3 349名调查对象中复合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51%、4.93%、0.53%。除了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外,各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检出率在不同肥胖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除APOA外,复合型肥胖发生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的风险较非肥胖人群均有增加(均有P<0.05)。与非肥胖人群相比,复合型肥胖的青少年出现指标异常数≥2的可能性是6.86倍(OR=6.86, 95% CI: 4.54~10.39)。  结论  复合型肥胖青少年发生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的风险较高,联合使用BMI和WHtR可提高对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效应。
双酚A暴露与肥胖患者脂肪组织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相关性
姬可可, 袁少云, 周义, 姚着猛, 洪旭, 张小飞, 葛晓蕾, 汪泳, 沈彤
2021, 25(11): 1297-1302, 131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1
摘要(461) HTML (210) PDF(71)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样本检测分析探讨双酚A(bisphenol A, BPA)暴露与肥胖患者脂肪组织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代谢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102例,收集临床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并采集血、尿和手术切除的内脏脂肪组织标本。液相色谱-质谱联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LC-MS)检测尿BPA浓度(肌酐校正BPA,简称BPAcr),ELISA检测血清、脂肪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和IL-18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肪组织NLRP3表达,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脂肪组织NLRP3激活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尿BPAcr与血清和脂肪组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脂肪组织NLRP3激活的相关性。  结果  肥胖患者尿BPAcr与BMI、血清IL-1β、血清IL-18、脂肪组织炎性因子IL-1β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84、0.852、0.737、0.509及0.471,均有P < 0.001)。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 ATMs)中NLRP3表达,NLRP3、ASC mRNA表达水平,以及IL-1β、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与尿BPAcr均相关(均有P < 0.05)。  结论  BPA暴露可能通过激活脂肪组织ATMs中NLRP3炎症小体,上调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导致肥胖患者炎症状态。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介导的发病前体育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队列研究
于影, 蔡奔, 吕恒, 褚一凡, 张丽娜, 贾贤杰
2021, 25(11): 1303-130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2
摘要(409) HTML (133) PDF(34)
摘要:
  目的  探讨发病前体育运动对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中介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11月30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512人进行短期随访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发病前体育运动相关变量,使用改良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量和随访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体育运动对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采用自助抽样法(bootstrap method)分析血清SOD的中介作用。  结果  与不参加运动组相比,运动年限≥1年、每周运动天数≥3 d、每天运动次数≥1次、运动持续时间30~ < 60 min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MoCA量表得分较高。从运动年限和运动持续时间观察,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发病前体育运动对认知功能康复的效应不断降低,且3个月和6个月时血清SOD效应修饰作用较强。血清SOD在发病前体育运动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短期预后的中介作用明显,均在10%左右。  结论  发病前体育运动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认知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其机制与血清SOD存在相关性。
健康干预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常睿, 吴抗, 邱华, 肖甜, 阮晓楠, 王娜, 付朝伟
2021, 25(11): 1309-1313, 135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3
摘要(303) HTML (254) PDF(38)
摘要:
  目的  评价健康干预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所有社区中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0个社区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所有在册轻中度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6个月内针对干预组进行多次健康干预活动,并在干预前后利用六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 6MWT)和Borg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评分评价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使用秩和检验与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分析模型比较健康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步行距离和各项评分差值的差异。  结果  调整相关协变量后男性组、女性组、整体人群步行距离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干预组呼吸困难评分差值、疲劳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636, P1 < 0.001; Z2=-4.912, P2 < 0.001);调整相关协变量后男性呼吸困难评分、疲劳评分和女性疲劳评分的前后差异均为负(均有P < 0.05)。  结论  健康干预措施缓解了轻中度COPD患者呼吸困难和疲劳状况,提高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COPD患者运动能力。
中国H5N1禽流感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卫小萌, 张娟, 李明涛, 裴鑫
2021, 25(11): 1314-131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4
摘要(756) HTML (325) PDF(123)
摘要:
  目的  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区域,探究其2004—2019年H5N1亚型高致病禽流感发生次数时空分布特征。  方法  基于ArcGIS 10.5软件和SPSS 26.0软件,应用聚类分析和χ2检验研究H5N1疫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应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H5N1疫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通过时间聚类分析,得到在疫情流行阶段(2004—2005年)和平稳阶段(2006—2019年),H5N1疫情暴发次数在时间分布上都存在聚集性,其中1月、2月、6月和11月为疫病的高发期。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疫情流行阶段H5N1空间分布呈聚集性,疫情平稳阶段呈现随机分布。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流行阶段H5N1热点地区集中在中国中部地区,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咸宁、岳阳、安庆、九江等市,平稳阶段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部。χ2检验显示疫病发生与候鸟迁徙具有相关关系。  结论  中国H5N1禽流感在流行阶段具有时空聚集性,在平稳阶段仅具有一定的时间聚集性。
中国COVID-19疫情的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化
金丽娟, 许泉立
2021, 25(11): 1320-132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5
摘要(805) HTML (893) PDF(159)
摘要:
  目的  掌握COVID-19疫情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探索其分布和扩散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防控COVID-19疫情扩散。  方法  本文以2020年1月22日-5月26日中国COVID-19疫情省级逐日发病率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COVID-19疫情的空间格局,并利用重心轨迹迁移算法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  结果  在研究时间段范围内,中国COVID-19疫情在省级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2020年1月22日-5月26日,中国COVID-19疫情的全局空间关联程度呈由强变弱再增强的发展趋势,Moran's I在(-0.04,-0.02)区间内,均为负值且波动范围小;疫情总体呈现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中心,向周围城市蔓延扩散且随机分布的空间格局,国内疫情主要以高-低集聚为主,高-高集聚集中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而湖北省一直处于高-低集聚模式,并且在研究时间段内高-低集聚模式只有湖北省一个省份,低-低集聚模式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T1-T3时间段疫情以武汉市为中心向西北方向急剧扩散,T4-T6时间段范围内疫情逐渐转为向西南方向发展扩散,T7-T9时间段内疫情向东北方向扩散蔓延。  结论  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更注重疫情空间扩散模式的研究,探索影响扩散的因素,为后期精准防疫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福建省COVID-19患者重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陈光敏, 蓝梅芳, 陈晓红, 谢剑锋, 欧剑鸣, 郑奎城
2021, 25(11): 1327-133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6
摘要(459) HTML (259) PDF(65)
摘要:
  目的  分析福建省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探讨其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福建省2020年1月22日-3月7日已出现临床最终结局(含痊愈出院、死亡等)的COVID-19确诊病例231例,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重症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20年1月22日-3月7日出院的231例COVID-19患者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16.88%(39/231)。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组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71.80%),高于非重症组(34.40%)(χ2 =18.808, P<0.001);其中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其他慢性病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两组间多项血液学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7.067, 95% CI: 2.640~110.327)、淋巴细胞偏低(OR=4.731, 95% CI: 1.175~19.046)、肝功能异常(OR=12.458, 95% CI: 2.559~60.649)、降钙素偏高(OR=3.577, 95% CI: 1.733~7.384)和C反应蛋白偏高(OR=2.354, 95% CI: 1.012~5.478)是COVID-19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得到的回归方程对训练样本拟合优度良好(AUC=0.941)。  结论  淋巴细胞偏低、肝功能异常、降钙素偏高、C反应蛋白偏高可作为重症COVID-19患者的早期预警指标。对于年龄≥65岁老年患者以及有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的患者应多加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017-2019年湖北省病毒性腹泻哨点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流行及基因特征
李静, 张婷, 邹文菁, 徐军强, 蔡昆
2021, 25(11): 1332-133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7
摘要(446) HTML (232) PDF(51)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7-2019年病毒性腹泻哨点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别特征。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成人和儿童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共1 957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NV GI和GII型别鉴定;对NV检测阳性的GII型标本应用RT-PCR扩增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ORF2铰链区,将获得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行基因型别和重组分析。  结果  男性和女性腹泻患者中N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18, P=0.023)。各年龄组腹泻患者间N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8.04, P<0.001),其中1~<2岁年龄组腹泻患者N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3.50%。2017-2019年湖北省NV感染呈现2个流行峰,高峰出现在10-12月间,低峰出现在3-4月。NV主要为GII基因型,其中以GII.4、GII.2和GII.3亚型为主。主要的重组型有GII.2[P16]、GII.4[P31]、GII.3[P12]和GII.4[P16]。  结论  2017-2019年湖北地区存在多种基因型NV的感染,并发现不同的重组亚型。加强NV的基因型别监测和重组分析有利于掌握N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
任少龙, 邵雪君, 石婷, 单玮, 陈庆会, 薛建, 田健美, 张涛, 赵根明
2021, 25(11): 1336-134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8
摘要(696) HTML (312) PDF(75)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住院儿童的临床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筛选2010-2014年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LRI)病例,从病历中收集ALRI住院病例的临床诊治、生化检测资料,通过实验室检测信息系统获取其RSV检测结果。比较RSV阳性和阴性ALRI病例的临床特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RS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19 257名ALRI病例中,4 096例RSV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21.3%。RSV阳性ALRI患儿的常见症状为咳嗽(99.4%)、咽痛/咽红(98.3%)、喘息(60.9%)。与RSV阴性患儿相比,RSV阳性患儿喘息、气促发生率均较高(均有P<0.001),发热率低(χ2 =280.8,P<0.001)。低年龄是RS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24~<60月龄儿童相比,1~<6月龄、6~<12月龄、12~<24月龄儿童感染RSV的调整比值比分别为4.00(95% CI: 3.57~4.48)、2.60(95% CI: 2.30~2.94)、1.82(95% CI: 1.59~2.07)。  结论  RSV感染患儿喘息、气促的发生率较高;低年龄是RS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小,感染RSV的风险越高。
SARIMA-GRNN组合模型在伤寒与副伤寒逐月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
李文豪, 曾昱兴, 李笑颜, 彭远舟, 张艳炜, 陈青山, 程锦泉
2021, 25(11): 1341-134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19
摘要(644) HTML (185) PDF(58)
摘要:
  目的  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组合模型,为伤寒与副伤寒发病数的预测提供方法学上的新思路。  方法  利用2011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伤寒与副伤寒逐月发病数资料,分别构建SARIMA模型和SARIMA-GRNN组合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结果  最优的SARIMA模型为SARIMA (2, 1, 1) (0, 1, 1)12,SARIMA-GRNN组合模型的最优光滑因子(spread)为0.21。评价SARIMA-GRNN组合模型拟合效果的参数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为90.08、71.44和7.07%,分别小于SARIMA模型的99.44、79.15和7.86%;评价预测效果的RMSE、MAE和MAPE为100.86、75.94和9.57%,均小于SARIMA模型的125.44、97.33和10.89%。  结论  SARIMA-GRNN组合模型比传统SARIMA模型更能拟合中国伤寒与副伤寒逐月的发病数,而且预测精度更高,可应用于伤寒与副伤寒逐月发病数的预测。
倒班和睡眠时间对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李庆林, 王涵, 张晓红, 薛超, 秦盛, 张生奎, 袁聚祥
2021, 25(11): 1347-135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20
摘要(627) HTML (142) PDF(44)
摘要:
  目的  探讨倒班、平均睡眠时间及其联合作用对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影响,为保护钢铁工人肝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某钢铁公司6 907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收集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进行分析。  结果  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18.0%,且男性高于女性(19.2% vs. 5.1%)。调整混杂因素后,倒班年限和肝功能异常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倒班和平均倒班频率>7夜/月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24倍(OR=1.24, 95% CI: 1.04~1.49)和1.29倍(OR=1.29, 95% CI: 1.07~1.56)。以倒班状态分层,在倒班工人中平均睡眠时间较短(≤5 h/d)和较长(>7 h/d)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19倍(OR=1.19, 95% CI: 1.01~1.43)和1.22倍(OR=1.22, 95% CI: 1.02~1.44)。且平均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均与倒班存在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根据平均睡眠时间分层后,平均睡眠时间>5~7 h/d的各倒班指标与肝功能异常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倒班工作和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联合作用会增加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倒班工作对肝功能异常的独立作用也不容忽视。
短篇论著
2014-2018年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动态响应关系
汪丽娟, 李娟生, 刘新凤, 袁艳, 周建珲, 蒋小娟, 孟蕾
2021, 25(11): 1354-135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21
摘要(451) HTML (228) PDF(51)
摘要:
  目的  运用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模型分析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动态响应关系,为不同气象条件下乙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2014年1月-2018年12月乙脑发病率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定量分析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的影响。  结果  VAR(2)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5,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95,希尔不等系数(Theil inequality coefficient, TIC)为0.06。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雨量对乙脑发病率变化的贡献到第6期分别为9.52%、2.13%和38.62%。  结论  VAR(2)模型可用于分析乙脑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动态关系,乙脑的防控及预测预警可考虑结合当地气象因素。
广州市2010-2019年4型登革热病例流行特征及其病毒E基因
蒋力云, 刘远, 苏文哲, 罗雷, 曹毅敏, 狄飚, 吴新伟, 张周斌
2021, 25(11): 1360-136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1.11.022
摘要(688) HTML (258) PDF(224)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4型登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方法  2010-2019年,收集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相关资料及血清标本,使用RT-PCR法检测血清标本并分型,对4型登革热病例标本进行登革病毒包膜(envelope, E)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基因重组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43 17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3例为4型登革热病例。4型登革热病例仅分布在5个区,曾在2010年出现本地流行。广州市的4型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病毒E基因序列与东南亚国家的序列有较高相似性,病毒基因型归属于印度尼西亚基因型和东南亚基因型,未检测到基因重组。  结论  应加强对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流行状况和输入病例的监测和关注,并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回国人员登革热常识和个人防护的健康宣传。某些区需要预防出现4型登革病毒的扩散和蔓延。登革病毒基因型转换并未引起登革热在广州市流行强度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其是否会发生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