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显示方式:
论著
总体活动受限指数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
张纹菱, 蔡玥, 江宇
2024, 28(9): 993-99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1
摘要(33) HTML(150) PDF(10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其他健康测量指标,验证总体活动受限指数(global activity limitation indicator, GALI)衡量中国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能力,为推广GALI指标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2018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预测模型分析GALI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躯体功能测量量表(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PPT)之间的关联,探索GALI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ALI活动受限与报告ADL受限(OR=13.355, 95% CI: 12.471~14.311)、IADL受限(OR=5.321, 95% CI: 5.085~5.567)和PPT躯体功能障碍(OR=4.073, 95% CI: 3.905~4.249)均相关(均P < 0.001)。有抑郁症状的人群更可能报告GALI活动受限(OR=2.311, 95% CI: 2.211~2.416, P < 0.001)。  结论  GALI是测量中国老年人群一般身体活动受限状况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抑郁症状的影响,在我国健康测量和监测指标体系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经历生命早期丧亲对中国老年人寿命影响研究
沈文达, 张旭熙, 孙昕霙, 冯星淋, 曾毅
2024, 28(9): 999-100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2
摘要(16) HTML(150) PDF(91)
摘要:
  目的  探索经历生命早期丧亲(即父亲或母亲死亡)事件对中国老年人寿命的影响。  方法  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2002―2021年数据,获取个体死亡或失访结局信息和早期丧亲状况等变量信息。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model, AFT),以时间比(time ratio, TR)表示发生风险。敏感性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  结果  追踪收集10 278名研究对象的生存数据,最终死亡7 738人,平均死亡年龄为(92.49±9.35)岁,存活358人,失访2 182人。通过Log-rank检验得出P=0.002,非早期丧亲中位生存时间为95岁(95% CI: 94.654~95.346),早期丧亲中位生存时间为94岁(95% CI: 93.494~94.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404, P=0.002)。纳入控制变量,通过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经历早期丧亲者平均寿命是非早期丧亲者的0.994 2(95% CI: 0.990 3~0.998 2, P=0.004),即经历早期丧亲平均会缩短0.58%的个体寿命。  结论  经历早期丧亲事件会导致寿命缩短,应将早期丧亲作为危险因素加以研究和干预,缩小健康差异,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重采样分类模型在我国中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预测研究
王萍, 张乐, 洪小瑞, 朱素玲, 赵学靖
2024, 28(9): 1005-100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3
摘要(49) HTML(10) PDF(149)
摘要:
  目的  利用重采样算法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分类模型的预测性能。  方法  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库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平衡数据进行重采样,比较重采样前后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的分类性能,利用分层五折交叉验证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确定模型的最优参数,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几何均值(geometric mean, G-mean)、F1分数和AUC为评价指标,比较重采样前后分类模型的性能。  结果  几种重采样算法均可提高3种分类模型的灵敏度、G-mean和F1分数;重采样算法过采样(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 ADASYN)、组合采样[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和编辑最近邻(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and edited nearest neighbors, SMOTE-ENN);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和Tomek链接(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tomek, SMOTE-Tomek)]对3种分类模型的AU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DASYN使LR分类模型的AUC值提高2.13%,SMOTE-ENN使LR分类模型的AUC值提高3.05%,SMOTE-Tomek使RF分类模型的AUC值提高2.13%。  结论  ADASYN、SMOTE-ENN、SMOTE-Tomek能较好地处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平衡数据的问题,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分类模型的预测性能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风险的关系
胡佳康, 戈琼, 赖文浩, 罗时文, 卢曲琴
2024, 28(9): 1010-101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4
摘要(43) HTML(8) PDF(149)
摘要:
  目的  对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现状,揭示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关系,为中国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纳入45~74岁信息完整的研究对象12 132名,按照体力活动进行四分位数分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将患有其他慢性病的研究对象排除后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12 132名研究对象中,血脂异常者1 187人,检出率为9.78%(95% CI: 9.26%~10.3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中老年人高水平体力活动组相较于低水平体力活动组的血脂异常患病风险降低(OR=0.796, 95% CI: 0.668~0.950),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OR=0.734, 95% CI: 0.571~0.944)。  结论  高水平体力活动可降低中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患病风险,提示增强体力活动可作为促进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的有利手段。
不同年份安徽省60~69岁老年人体质特征对比分析
陈瑶, 陈炜, 孙朋, 陈沁怡, 马瑞, 刘文娟, 叶冬青, 范引光
2024, 28(9): 1015-102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5
摘要(16) HTML(8) PDF(157)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2014年和2020年安徽省60~69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差异,为安徽省老年人体质干预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4年和2020年分别从安徽省16个地级市抽取6 168和5 462名60~69岁老年人,结合国民体质监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比较两个年份间指标变化。  结果  安徽省60~69岁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在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城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2014年,2020年安徽省老年人的握力(β=-0.677, 95% CI: -0.946~-0.411)有所下降,身高(β=1.278, 95% CI: 1.053~1.504)、体重(β=2.012, 95% CI: 1.697~2.354)、BMI(β=0.416, 95% CI: 0.295~0.538)、腰围(β=2.529, 95% CI: 2.172~2.885)、臀围(β=1.147, 95% CI: 0.856~1.438)、腰臀比(β=0.016, 95% CI: 0.014~0.019)、体脂率(β=0.423, 95% CI: 0.301~0.545)、闭眼单脚站立时长(β=0.157, 95% CI: 0.147~0.168)和选择反应时(β=0.031, 95% CI: 0.020~0.042)等在2020年均增加(均P < 0.001)。  结论  安徽省60~69岁老年人肥胖问题和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及反应能力下降日趋严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饮食和体育锻炼的指导,以减少老年人肥胖,提升其综合身体素质。
基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上海市45~65岁社区女性认知水平及轻度认知障碍分布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黄雨, 陈红, 金晨阳, 张雨格, 蒋伟利, 赵琦, 朱丽萍, 徐飚
2024, 28(9): 1023-102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6
摘要(26) HTML(7) PDF(11)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45~65岁社区女性的认知水平,掌握该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上海市8个区自愿参加骨健康队列的45~65岁社区女性为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绝经状态、生育史和慢性病患病等信息;使用蒙特利尔认识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测量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并筛选MCI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CI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2 205名45~65岁社区女性的问卷调查和MoCA评分,MoCA平均得分为(26.47±3.14)分,MCI患病率为10.2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CI患病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OR=2.393, 95% CI: 1.345~4.256);相较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初中(OR=0.375, 95% CI: 0.240~0.585)、高中或中专(OR=0.185, 95% CI: 0.115~0.298)和大专及以上(OR=0.067, 95% CI: 0.033~0.135)学历女性的MCI患病风险下降;居住在市区(OR=0.563, 95% CI: 0.405~0.785)、饮食荤素均衡(OR=0.678, 95% CI: 0.466~0.986)的45~65岁社区女性的MCI患病风险低于居住在郊区和饮食以素食为主的女性。  结论  上海市45~65岁社区女性MCI的患病率为10.25%。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区和饮食习惯与45~65岁社区女性MCI患病风险有关。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人群认知功能评价,可为探讨早期干预策略,延缓MCI进程提供基础依据。
苏州市吴中区≥50岁成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知晓及接种意愿调查
张金华, 段园园, 曹丽娜, 孙珏, 李红美
2024, 28(9): 1030-103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7
摘要(31) HTML(8) PDF(8)
摘要: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中区≥50岁成人对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 RZV)的知晓、接种意愿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辖区≥50岁常住居民的相关数据,按照年龄分层(50~<60岁、60~<70岁、≥70岁)1∶15的比例,随机抽取1 267人纳入本研究,2022年8月采用电话询问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计算RZV知晓及接种意愿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在1 147名研究对象中,男性516名(45.0%),女性631名(55.0%)。研究对象RZV知晓率为41.33%(n=474),接种意愿率为28.95%(n=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成员有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既往史等是影响RZV知晓的主要因素。女性(OR=1.683, 95% CI: 1.234~2.296)、家庭成员中有医务人员(OR=1.778, 95% CI: 1.175~2.690)、关系密切的朋友中有医务人员(OR=1.956, 95% CI: 1.115~3.434)、HZ既往史(OR=1.944, 95% CI: 1.366~2.767)、家庭成员中有HZ既往史(OR=2.337, 95% CI: 1.698~3.218)、三价或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流感疫苗)接种史(OR=2.549, 95% CI: 1.813~3.582)、知晓RZV(OR=4.431, 95% CI: 3.235~6.069)是RZV接种意愿的促进因素(均P<0.05)。   结论   苏州市吴中区≥50岁成人RZV知晓率及接种意愿率均较低,女性、家庭成员中有医务人员、关系密切的朋友中有医务人员、自己或者家庭成员有HZ既往史等均是RZV接种意愿的促进因素。
基于PCA-GAM的中国空气污染与肺癌疾病负担关联分析及预测
马倩倩, 陈保站, 谭中科, 王振博
2024, 28(9): 1037-104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8
摘要(28) HTML(11) PDF(9)
摘要:
  目的   探索中国肺癌疾病负担与空气污染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及肺癌疾病负担预测,为肺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1990―2019年中国肺癌发病与死亡疾病负担数据,以及1970―2015年空气污染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与广义加性模型研究空气污染与肺癌疾病负担的关联,预测2020―2022年肺癌疾病负担。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肺癌发病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8%,死亡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5%。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10)、黑碳(black carbon, BC)、有机碳(organic carbon, OC)、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氨气(ammonia, NH3)、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 NOx)、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on-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NMVOC) 与肺癌发病率序列关联最大的序列间距分别为19年、19年、19年、19年、13年、20年、10年、19年、4年,与肺癌死亡率序列关联最大的序列间距分别为19年、19年、19年、19年、12年、12年、10年、19年、4年。非参数效应分析显示,PM2.5等污染物与肺癌疾病负担存在曲线关联。预测2020―2022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依次为59.547/10万、59.838/10万、58.026/10万,肺癌死亡率依次为53.465/10万、54.106/10万、53.458/10万。   结论   空气污染致肺癌发病与死亡存在滞后效应,与肺癌疾病负担呈曲线正相关。2020―2022年中国肺癌疾病负担将呈波动变化趋势。
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我国某地区人群疾病死亡影响的交互作用研究
刘英, 刘嘉彤, 王金霞, 虎勇, 董学昊, 王发选, 张亚娟
2024, 28(9): 1043-105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09
摘要(29) HTML(9) PDF(10)
摘要:
  目的   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的单独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分别对我国某地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方法   使用2014―2018年中国某地区188 039例人群死亡数据、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及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分别探讨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人群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采用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和分层法探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结果   O3、NO2和Ox每增加10 μg/m3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效应最大值分别为0.82%(95% CI: 0.30%~1.34%)、1.58%(95% CI: 0.28%~2.90%)和1.11%(95% CI: 0.51%~1.72%),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效应最大值分别为0.53%(95% CI: 0.31%~1.37%)、2.66%(95% CI: 1.07%~4.27%)和1.22%(95% CI: 0.22%~2.23%)。高温和低温对2种疾病死亡影响的差异较大,高温效应即时,低温效应滞后。使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评估交互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与高浓度的NO2(RERI=0.118, 95% CI: 0.031~0.206)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有协同放大作用,低温与高浓度的O3(RERI=0.127, 95% CI: 0.104~0.150)、和Ox(RERI=0.025, 95% CI: 0.002~0.049)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有协同放大作用。   结论   高温、低温和大气氧化性污染物(O3、NO2和Ox)均能增加人群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高温与高浓度的NO2、低温与高浓度的O3、Ox对人群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协同作用。
气象因素对乌鲁木齐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的效应研究
美合日班·买买提, 郑彦玲, 张学良, 卢冬梅
2024, 28(9): 1053-106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0
摘要(22) HTML(5) PDF(7)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2021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的资料,以及同期乌鲁木齐市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分析气象因素和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的效应关系。   结果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人数为5 510例,男、女比例约为1∶1。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的中位数分别为13.98 ℃、43.14%和2.98 m/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与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平均湿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空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有相关性(均P<0.05)。DLNM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和高温都有可能是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的风险因素;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越高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的风险越低,但随滞后天数延长可能也会增加入院风险。   结论   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因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风险都有滞后效应,且均随着滞后天数的改变产生相应变化。
2030年山东省结直肠癌死亡负担预测及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模拟
綦晓, 姚雪, 鹿子龙, 楚洁, 徐晓慧, 郭晓雷, 王金荣, 王素珍
2024, 28(9): 1061-10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1
摘要(14) HTML(7) PDF(8)
摘要:
  目的   预测2030年山东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死亡负担,评估控制危险因素对减轻CRC死亡负担的效果。   方法   基于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利用山东省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CRC死亡数据,结合WHO危险因素控制目标,设定不同的危险因素控制场景,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不同场景下CRC死亡情况。   结果   若危险因素暴露按自然趋势发展,2030年山东省>20岁人群CRC的死亡数和死亡率将比2013年分别增加47.68%和35.51%,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将分别降低14.48%和10.10%。饮酒或BMI控制达标场景下,2030年山东省>20岁人群过早死亡概率将比2013年减少12.11%和11.02%。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场景下,2030年山东省将避免413.24人死亡,过早死亡概率将降低13.14%。   结论   自然趋势下,2030年山东省>20岁人群CRC死亡数和死亡率将比2013年高,标化死亡率与过早死亡概率将下降。若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可降低CRC的负担,提示应加强控制饮酒和BMI管理等措施,以降低山东省CRC的死亡负担。
2017―2021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活动水平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傅伟杰, 章承锋, 程慧健, 丁晟, 叶兴, 胡茂红
2024, 28(9): 1069-107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2
摘要(18) HTML(14) PDF(11)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不同亚型流感流行活动水平和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识别影响不同亚型流感活动水平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为评价不同气象因子与流感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和开展流感气象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江西省流感哨点医院各周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cases, ILI)标本检测结果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R 4.1.3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相关分析,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2017―2021年江西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46%、11.72%、20.24%、6.46%和8.27%,除2017年阳性率最高的季节在第3季度外,其他年份均在第1季度,且每年的优势流感病毒亚型不同;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平均气温(r=-0.436, P<0.001)、日照时数(r=-0.165, P=0.007)、最大风速(r=-0.164, P=0.008)、最低气温(r=-0.406, P<0.001)和最高气温(r=-0.427, P<0.001)均呈负相关;各亚型流感中,新甲型H1N1、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简称Victoria)和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简称Yamagata)流感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最高气温均呈负相关,此外新甲型H1N1流感还与日照时数、日降水量呈负相关,Yamagata流感与最大风速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不同亚型流感与平均气温呈较强的负相关,与其他气象因素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江西省流感活动水平与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不同亚型流感检测阳性率与气象因素间的关联性存在差异,平均气温是影响流感活动水平的主要因素。
SEIHRS_gv模型——基于短期数据预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疫情流行趋势
金鑫, 于静波, 崔爽爽, 王岩, 于浩
2024, 28(9): 1075-108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3
摘要(13) HTML(8) PDF(11)
摘要:
  目的  利用天津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数据,开发ILI疫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量化评估疫情防控措施对ILI产生的医疗负担影响。  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6日―2023年11月15日天津市ILI数据进行SEIHRS_gv模型拟合,以2023年11月15日―2024年3月31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选择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及决定系数(r-square, R2)评价模型预测能力。  结果  SEIHRS_gv模型可预测ILI疫情流行趋势、峰值及拐点,使用10 d数据进行预测,当R2达到0.85,RMSE为949.5,提高疫情防控措施强度可减少就诊人群数量。  结论  SEIHRS_gv模型在本轮ILI疫情预测中仅需几天数据,就可获得高精度预测结果,可作为评估医院就诊压力、指导疫情控制措施的高效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警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丁宏梅, 张明亚, 胥小琴, 张宏秀
2024, 28(9): 1083-108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4
摘要(26) HTML(10) PDF(13)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预测模型,确定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持续感染相关的因素,为早期预警HR-HPV持续感染人群提供帮助。  方法  收集4 407例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泰州市4所卫生机构参与HPV检测,并于2020年9月―2022年9月按照要求参与HPV随访者的临床资料。将队列研究中4 407例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作为机器学习模型输入,2次HPV检查结果的变化过程作为输出,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包括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预测研究对象的HPV随访结果。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583例初筛HR-HPV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HR-HPV持续感染的特征及转归的影响因素。  结果  RF预测模型准确率为84.3%,MLP准确率为80.5%。HR-HPV持续阳性率的前5位病毒型别为HPV58、多重感染、HPV31、HPV33、HPV5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HR-HPV感染转阴风险是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的1.72倍(HR=1.72, 95% CI: 1.03~2.87, P=0.037),未绝经人群HR-HPV感染转阴风险是绝经人群的2.11倍(HR=2.11, 95% CI: 1.10~4.06, P=0.025)。  结论  机器学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可提前预警HR-HPV持续感染人群,对HR-HPV感染女性后续管理和宫颈癌防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DNA甲基化在孕妇砷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房瑞玲, 白文琳, 崔跃华, 王彤
2024, 28(9): 1090-109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5
摘要(47) HTML(5) PDF(10)
摘要: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m)水平的改变是否在孕期砷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有中介作用。  方法  资料来自新罕布什尔州出生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9月入选该队列的343对母婴,数据可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获取,检索号为GSE71678,共有270对母婴纳入本研究。采用确定独立筛选(sure independence screening, SIS)策略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估计DNAm位点在胎盘砷暴露与出生体重之间的中介效应。  结果  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胎龄、新生儿性别、胎盘组织细胞成分后,筛选出25个候选中介DNAm位点。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Bonferroni法校正后,识别出位于VENTX基因上的cg14900295在孕期砷暴露致低出生体重有中间的作用(ACME=0.057 6, 95% CI:0.017 6~0.106 4, P=0.000 8);通过FDR方法校正,识别出18个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双核苷酸(cytosine-phosphate-guanine pairs of nucleotides, CpG)位点有中介作用,其中cg03348978、cg02435495、cg09463047、cg11862993均位于HNF1B基因。  结论  在妊娠期砷暴露导致低出生体重的过程中,共有18个特异性位点的DNAm水平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VENTXHNF1B基因可能是其病因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为揭示砷暴露致低出生体重的遗传病因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肠道菌群的帕金森病早期预测模型建立及生物信息分析
何长颖, 韦雨婷, 陈佳
2024, 28(9): 1096-110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6
摘要(8) HTML(9) PDF(6)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肠道菌群对人群未来患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早期预测模型进行构建与评价,并对肠道菌群宏基因KO组进行功能分析,探讨PD的潜在治疗靶点。  方法  基于Zenodo数据库,一方面对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数据进行标准分数标准化及ZicoSeq降维,采用基于自适应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变量选择的logistic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进行临床使用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对肠道菌群宏基因KO组数据使用limma包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分析。通过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对DEGs进行筛选。  结果  基于自适应LASSO变量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ROC曲线以及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DCA结果显示模型净收益较大。通过PPI网络分析及机器学习方法,最终筛选出6个核心DEGs,即阿拉伯糖转运系统渗透蛋白(L-arabinose operon Q, araQ)、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Ⅱ型、dCTP脱氨酶(dCTP deaminase, dcd)、颗粒19 kDa蛋白(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19, SRP19)、加工前体5,核糖核酸酶P/MRP亚基(芽殖酵母)[processing of precursor 5, ribonuclease P/MRP subunit (S. cerevisiae), POP5]、肌醇-3-磷酸合酶1(inositol-3-phosphate synthase 1, ISYNA1)。  结论  基于自适应LASSO变量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PD的预测具有优势,从而实现对PD患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相关核心基因的发现为PD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
综述
膳食炎症指数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联性的Meta分析
马润泽, 巴合古·依明尼亚孜, 顾园申, 赵辉, 阿娜尔·高少, 余文慧, 戴江红
2024, 28(9): 1104-111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7
摘要(29) HTML(4) PDF(13)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关联性。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DII与CRP关联性研究资料,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日。由两名独立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 4.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  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其中包括15项横断面研究、1项病例对照研究、3项队列研究、1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纳入研究对象59 953例。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II与血清CRP水平相关(OR=1.205, 95% CI: 1.101~1.319)。通过基于研究类型、年龄分布、样本量、DII与膳食调查方法的亚组分析后,I2降低(P>0.1)。  结论  DII与血清CRP水平相关。研究类型、年龄分布、样本量、DII与膳食调查方法的不同可能是影响各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短篇论著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来氟米特或他克莫司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邵慧君, 冉宸宇, 吴月, 刘群, 马艳, 陶金辉
2024, 28(9): 1112-111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9.018
摘要(19) HTML(8) PDF(9)
摘要:
  目的  评估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联合来氟米特(leflunomide, LEF)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 TAC)诱导治疗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从单用MMF或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C)治疗无效的LN患者中筛选出改用MMF(1 g/d)联合LEF(20 mg/d)或TAC(2 mg/d)治疗的患者,分析两组间缓解达标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差异。  结果  共纳入LN患者278例,从中筛选出38例并分为MMF+LEF组和MMF+TAC组,每组各19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显示:(1)治疗LN缓解达标中,治疗3个月时MMF+LEF组有7例(36.84%),MMF+TAC组有10例(52.63%);治疗6个月时MMF+LEF组有10例(52.63%),MMF+TAC组有14例(73.68%);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间的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6个月后,两组补体成分3(component 3, C3)、补体成分4(component 4, C4)、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A、IgM、尿总蛋白/尿液肌酐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MF联合LEF和联合TAC均可改善LN病情,两者缓解达标率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友情链接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