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27卷  第7期

显示方式:
论著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
虞接军, 徐朋, 刘鹏程, 张琬悦, 孙传武, 陈兴云, 张培栋, 袁庆, 刘中夫, 李健
2023, 27(7): 745-7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1
摘要(431) HTML (144) PDF(118)
摘要:
  目的  了解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 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7-9月, 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和江苏省徐州市的丙肝患者进行调查, 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丙肝防治知识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患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 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收集486份问卷, 有效问卷483份。其中男性占65.22%(315名), 女性占34.78%(168名), 平均知晓率为62.66%, 单题知晓率最低为32.71%, 最高为81.37%。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β=-0.729 (95% CI: -1.311~-0.147), P=0.014]、年龄≥50岁[β=-0.635 (95% CI: -1.205~-0.065), P=0.029]、农民或民工[β=-1.139(95% CI: -1.992~-0.286), P=0.009]、不清楚自身感染途径者[β=-0.970(95% CI: -1.577~-0.362), P=0.002]、未接受丙肝宣传教育者[β=-1.648(95% CI: -2.224~-1.073), P < 0 001]和不知道自己患有丙肝者[β=-1.097(95% CI: -2.094~-0.010), P=0.031]的知晓率更低。  结论  丙肝患者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 且与性别、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是否接受过丙肝宣传教育和是否知道自身患病有关联, 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该人群的知识知晓状况。
2004-2021年重庆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预测
贺亚萍, 吴国辉, 张维, 林璟, 周超
2023, 27(7): 751-75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2
摘要(325) HTML (103) PDF(55)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04-2021年现住址为重庆市的丙肝病例资料,分析其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并预测2025年发病率。  结果  2004-2021年重庆市共报告丙肝病例59 663例,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64/105上升至2021年的19.10/105,报告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5.50%(95% CI: 12.90%~18.20%)。病例以25~ < 65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5.59%,年龄构成从2004年以25~ < 35岁为主(34.89%)逐渐转变成2021年以45~ < 55岁为主(39.04%)。病例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渝西片区,职业主要为农民(31.23%)、家务及待业(30.72%)。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地区为大足区(3 881例)、江北区(3 771例)、渝中区(3 646例)、江津区(3 207例)、沙坪坝区(3 113例)。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测到2025年重庆市发病率将上升至24.45/105(95% CI: 22.24/105~26.66/105)。  结论  重庆市丙肝疫情呈上升趋势,病例主要为中老年、农民人群,病例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渝西片区。如不加强防控,发病率会持续升高,今后应重点针对主城区及渝西片区的中老年、农民人群加强防控。
云南省2010-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
沈秀莲, 王俊瑛, 黄甜, 周勤, 彭霞, 常利涛
2023, 27(7): 756-76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3
摘要(375) HTML (129) PDF(6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0-2021年云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时空聚集区域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云南省流腮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GeoDa 1.8.12、SaTScan 9.5、ArcGis 10.8等软件,以云南省2010-2021年流腮上报的发病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县区级的基础上,进行全局-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及空间异质性分析,并进行时空扫描。  结果  云南省2010-2021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24 7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14/10万; 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其中5~<10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29.86/10万); 发病季节趋势显著,主要集中于5-7月和11-12月; 年平均发病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 流腮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 “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昆明市、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 “低-低”聚集区从滇西地区逐步向滇南地区扩散; 影响流腮发病的因素主要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海拔和年平均气温; 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最大可能聚集区分布在滇西北及滇中地区,聚集时间为2010年5月18日-2012年1月23日。  结论  2010-2021年云南省流腮的发病率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呈聚集区域分布,对流腮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2005-2019年湛江市主要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与模型预测
寇晓杰, 张泽旭, 倪进东, 陈惠达, 张炳松, 梁力中, 曾海, 曾志嵘
2023, 27(7): 763-7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4
摘要(444) HTML (187) PDF(46)
摘要:
  目的  探讨湛江市5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特征,建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预测其月发病率,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湛江市2005-2019年5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报告病例数,分析其流行特征,并为每种疾病构建ARIMA模型。  结果  湛江市2005-2019年累计报告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54 477例,年均发病率为148.54/10万,发病率呈长期上升趋势,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主要发生在20~<40岁年龄段,高发人群为农民,好发于廉江市,2月呈发病低谷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HIV/AIDS、淋病最优模型均为ARIMA(0, 1, 1)(0, 1, 1)12,梅毒最优模型为ARIMA(0, 1, 1)(1, 1, 1)12,2019年拟合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分别为7.76%、7.58%、9.39%、19.60%、11.48%。  结论  2005-2019年湛江市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有明显的地区、人群分布特点; ARIMA模型在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中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通过模型进行短期预测,为合理配置防控资源提供依据。
HIV感染者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联
冯程, 何春燕, 陈潇潇, 何纳, 林海江, 丁盈盈
2023, 27(7): 769-77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5
摘要(404) HTML (182) PDF(30)
摘要: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球蛋白(globulin, GLB)和白球蛋白比例(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 AGR)与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 ECG)异常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自2017-2018年“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纳入1 788例18~<75岁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低ALB定义为血清ALB < 38 g/L,高GLB定义为血清GLB>35 g/L,低AGR定义为AGR≤1.5,ECG异常定义为出现任何心电图结果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ALB、GLB和AGR与ECG异常的关联性。  结果  ECG异常、快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ST/T段异常和左室高电压的患病率分别为41.16%(736/1 788)、9.00%(161/1 788)、6.15%(110/1 788)、14.88%(266/1 788)和5.26%(94/1 788)。3.08%(55/1 788)的研究对象为低ALB,37.19%(665/1 788)为高GLB,65.49%(1 171/1 788)为低AG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ALT、AST、BMI、高血压、HIV特异性变量等之后,低ALB是窦性心动过速(aOR=4.89, 95% CI: 1.96~12.20, P=0.001)和快心律失常(aOR=3.24, 95% CI: 1.50~6.99, P=0.003)的独立影响因素。高GLB是窦性心动过速的独立影响因素(aOR=1.66, 95% CI: 1.00~2.74, P=0.049),而与其他ECG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GR降低与窦性心动过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IV感染者存在较高比例的白球蛋白水平异常。低ALB和高GLB是窦性心动过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异常的白球蛋白水平可能侧面反映较高的炎症反应状态,可为预测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Apriori算法的布鲁菌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关联性
周立雯, 孙喜红, 丁子琛, 王浩桦, 丛慧文, 包绮晗, 王廉源, 杨毅, 李承圣, 石福艳, 王素珍
2023, 27(7): 776-78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6
摘要(346) HTML (122) PDF(28)
摘要: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布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间的关联作用,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济宁市2014-2017年数据,识别布病感染高发地区;在高发地区中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依靠问卷和血样检测共调查2 892人。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布病的危险因素;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规则。  结果  有279人感染布病,感染率为9.6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养殖人员(OR=2.406, 95% CI: 1.726~3.353)、接触羊(OR=3.323, 95% CI: 2.448~4.511)、收购皮毛(OR=21.141, 95% CI: 14.154~31.577)是布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Apriori算法共挖掘出以感染布病为后项的强关联规则203条,最大提升比为10.37,最小为6.22,不同的危险因素组合对布病感染的可能性在关联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结论  布病感染率较高,应重点关注畜牧养殖、羔羊接触及皮毛收购等重点人群;多种危险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性,应注意同时具备强关联规则危险因素的人群,开展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筑牢布病防控屏障。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环境因素与湖州市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关联及滞后性研究
徐澳, 刘光涛, 刘艳, 张鹏, 王伟炳
2023, 27(7): 783-78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7
摘要(217) HTML (148) PDF(38)
摘要: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湖州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的关联性及其滞后效应。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湖州市ILI监测信息及同期环境资料,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s, DLNM),探讨ILI与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具体联系,定量评估各环境因素对ILI发病的累积滞后效应。  结果  2015-2019年湖州市共报告ILI 156 078例;各环境因素中,对ILI发病有关联的因素包括平均温度、温差、日照时长、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和SO2。其中低平均温度(0 ℃)和低日照时长(0 h)在滞后0~2周时,ILI发病风险增加,并分别在滞后1周(RR=1.385,95% CI: 1.110~1.745)和2周(RR=1.228,95% CI: 1.053~1.432)时发病风险最大。高平均温度(30.0 ℃)滞后0周(即时效应)时发病风险最大(RR=1.416,95% CI: 1.171~1.713)。PM2.5与SO2的最大发病风险分别在滞后0周和1周。  结论  2015-2019年湖州市环境因素中,高温、低温、低日照时长、高浓度PM2.5和SO2均会增加ILI的发病风险,并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高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滞后0周,而低温的影响可持续2周。
石家庄市大气细颗粒物对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
曲玥, 曾芳婷, 孙成瑶, 唐大镜, 关茗洋, 陈凤格
2023, 27(7): 788-79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8
摘要(291) HTML (92) PDF(25)
摘要: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对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9-2021年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及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开展时间分层病例交叉研究,分别利用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及分层分析探究PM2.5对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的影响。  结果  共收集14 75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资料。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2.5对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的影响在lag 01时达到最大,其日均浓度每升高1个IQR(38.750 μg/m3),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所对应的OR值为1.044 (95% CI: 1.019~1.070, 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男性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高于女性,PM2.5对年龄<60岁人群的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高于≥60岁人群,处于采暖期的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高于非采暖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  结论  石家庄市PM2.5浓度升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入院风险增加。
内蒙古地区35~75岁人群肥胖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的预测效果
冯雪辉, 方鑫, 张谦, 夏远, 徐肖倩
2023, 27(7): 794-79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09
摘要(254) HTML (125) PDF(12)
摘要:
  目的  比较9个肥胖指标单独和联合使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预测效果。  方法  基于内蒙古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初筛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肥胖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效果。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 570名35~75岁人群。调整混杂因素后,男性人群中体格指数(ponderal index,PI)每增加1个s对高血压患病增加的风险最高(OR=1.529, 95% CI: 1.476~1.584),而女性(OR=1.432, 95% CI: 1.395~1.470)和全人群(OR=1.473, 95% CI: 1.443~1.503)均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影响最大。BMI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665,而BMI和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 index, LAP)联合预测的AUC为0.668,仅增加0.45%。BMI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为25.7 kg/m2  结论  BMI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效果最好,应采取措施将BMI控制在25.7 kg/m2以下。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肾功能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
郭小青, 邵银宝, 郭恒, 郭淑霞, 何佳, 李毓, 马儒林
2023, 27(7): 800-80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0
摘要(248) HTML (103) PDF(24)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肾功能损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18岁维吾尔族11 782人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采用χ 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肾功能损伤程度差别;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肾功能发生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中,发生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20.7%,其中轻度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19.5%,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1.1%,性别(χ 2=-14.871, P<0.001)、年龄(χ 2=884.842, P<0.001)、腰高比(χ 2=-12.088, P<0.001)、尿酸(uric acid, UA)(χ 2=-9.006, P<0.001)、FBG(χ 2=-7.156, P<0.001)、血脂异常(χ 2=-9.992, P<0.001)、高血压(χ 2=-13.706, P<0.001)、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患病史(χ 2=-8.316, P<0.001)、CVD家族史(χ 2=-2.490, P=0.013)、嗜盐(χ 2=-2.373, P=0.0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R=2.373, 95% CI: 2.144~2.627, P < 0.001)、高龄(OR=95.081, 95% CI: 63.375~142.651, P < 0.001)、高尿酸血症(OR=2.277, 95% CI: 1.726~3.004, P < 0.001)、血脂异常(OR=1.358, 95% CI: 1.222~1.508, P < 0.001)、CVD家族史(OR=1.302, 95% CI: 1.072~1.580, P=0.008)均会加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结论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中女性、高龄、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CVD家族史是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同时上述因素均会加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提升该人群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990—2019年中国人群腰背痛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范转转, 李文婷, 王志勇
2023, 27(7): 807-81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1
摘要(467) HTML (493) PDF(77)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腰背痛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开放数据, 选用发病人数与发病率、患病人数与患病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与YLDs率、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等指标对1990—2019年中国人群腰背痛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人群腰背痛的发病人数与发病率、患病人数与患病率、YLDs与YLDs率分别增长20.85%、0.57%、21.30%、0.95%、20.83%、0.55%, 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标化YLDs率分别下降28.15%、29.13%、28.97%;女性腰背痛的疾病负担高于男性, 且差距逐渐增大; ≥70岁组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年龄组。与腰背痛相关的3种危险因素中, 归因于职业工效学因素的疾病负担下降17.98%, 归因于吸烟、高BMI的疾病负担分别增长35.80%、196.27%。  结论  腰背痛仍是造成中国人群伤残负担的主要原因, 中国未来减轻腰背痛疾病负担的形势十分严峻, 建议从相关危险因素出发对女性、高龄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腰背痛的疾病负担。
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多环芳烃暴露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张乐, 张明璇, 王嘉浩, 武彩红, 裴蕊欣, 闫佳欣, 吕元婧, 宋丽, 崔萌, 丁玲, 郝敏, 王金桃
2023, 27(7): 814-8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2
摘要(210) HTML (113) PDF(14)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取课题组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宫颈细胞学异常的2 285名妇女为研究对象, 利用队列基线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在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同时, 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分型检测和尿液1-羟基芘(1-hydropyrene, 1-OHP)浓度的测定, 分析PAHs暴露与HPV感染的关系。  结果  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HPV感染率为32.3%, 其中单一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2.8%和9.4%,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率为31.6%, 居前5位的感染型别为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HPV及其单一/多重、HR-HPV、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感染的妇女, PAHs的暴露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均P < 0.001), PAHs高暴露均可增加各类型HPV的感染风险, 且随着PAHs暴露水平的升高, HPV及其单一/多重, HR-HPV, 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感染的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5)。进一步经分层分析发现, 在35~ < 4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被动吸烟、未绝经和产次≥3次的妇女中, PAHs高暴露发生HPV和HPV16感染的风险更大。  结论  PAHs高暴露可增加宫颈细胞异常的妇女HPV及高危型HPV的感染风险, 尤其是35~ < 45岁、文化程度较低、被动吸烟、未绝经和多产次的妇女感染风险更大。
深圳市龙华区0~36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殷道根, 何珍, 曾小辉, 段学燕, 廖小兵, 卢万可
2023, 27(7): 821-82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3
摘要(226) HTML (138) PDF(24)
摘要:
  目的  分析0~36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后期开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在深圳市龙华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体检的0~36月龄婴幼儿家长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 收集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运用χ2t检验及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结果  共收集调查对象399例, 男209例, 女190例, 其中过敏组80例, 占比20.05%;正常组319例, 占比79.9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父亲过敏史(OR=4.009, 95% CI: 1.618~9.930)、家庭装修(OR=5.702, 95% CI: 1.247~26.075)、妊娠期疾病史(OR=2.022, 95% CI: 1.022~4.000)、婴幼儿服用益生菌(OR=2.214, 95% CI: 1.201~4.081)、孕期压力大(OR=5.296, 95% CI: 1.298~21.616)可能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427, 95% CI: 0.210~0.867)可能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保护因素(P < 0.05)。  结论  父亲过敏史、家庭装修、妊娠期疾病史、婴幼儿服用益生菌、孕期压力大可能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而孕期补充益生菌有助于预防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北京市人群骨退行性疾病患病及影响因素
王超, 王倩倩, 张砚卓, 陶剑锋, 王莹, 肖斌, 姜旭, 吴成爱
2023, 27(7): 827-83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4
摘要(285) HTML (167) PDF(20)
摘要:
  目的  在北京市人群中开展骨退行性疾病(bone degenerative diseases, BDD)研究, 以了解北京市BDD人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 招募自愿参与且年龄在18~ < 65岁的北京市常住人群进入北京BDD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同时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骨科专科体检, 并开展影像学检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DD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879名研究对象, 年龄为(39.79±9.12)岁。共有697人患有BDD, 占总人数79.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高龄人群患BDD的风险较高。与18~ < 35岁组相比, 35~ < 50岁组与50~ < 65岁组BDD患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2.684(1.845~3.904)与13.898(4.807~40.176)。超重和肥胖者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正常者相比, OR值(95% CI)分别为1.209(0.811~1.801)和1.768(1.030~3.035)。已婚者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未婚/离异/丧偶者, 其OR值(95% CI)为1.924(1.271~2.912)。  结论  北京市18~ < 65岁人群BDD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在已婚、高年龄段、超重和肥胖者中BDD的宣传及体检。
综述
HPV疫苗在小年龄女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彭思影, 姚星妹, 阴建, 陈汶, 吴婷, 苏迎盈, 张军
2023, 27(7): 833-83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5
摘要(342) HTML (155) PDF(48)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PV感染与宫颈癌等肛门生殖器部位肿瘤及疾病密切相关,接种HPV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已上市的HPV疫苗均无清除病毒的作用,属于预防性疫苗。WHO建议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群体是9~14岁小年龄女性。对于从未发生过性行为即未暴露于HPV的小年龄女性,HPV疫苗对其可以发挥更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对HPV疫苗在小年龄女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组学技术在尘肺病生物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陈亦然, 朱峰林, 王曙光, 王佳, 穆敏, 叶冬青
2023, 27(7): 838-84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6
摘要(349) HTML (109) PDF(41)
摘要:
尘肺病作为职业病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无针对性治疗方案。在疾病的发展中,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可测量的生物信号,对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分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组学技术的兴起,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等学技术已筛选出与易感基因、表达调控因子、蛋白质、代谢物等相关的尘肺病候选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对组学技术在尘肺病研究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为尘肺病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短篇论著
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特征
王晶, 陈华凤, 陈春茂, 李志强, 居昱, 宫晨, 张超, 黄航, 邓革红, 钟革, 曾竣
2023, 27(7): 844-84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7
摘要(244) HTML (116) PDF(15)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毒基因特征,为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的相关信息,使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软件进行序列拼接,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广西累计报告输入性感染者1 662例,纳入分析1 643例,平均年龄为37.4岁,男女比例为6.4∶1,68.4%接种过疫苗。输入性感染者来源国以越南为主(92.5%),入境口岸以凭祥友谊关为主(87.4%)。2020年输入性感染者主要为B.1.351和B.1.1分支,2021年主要为Delta分支,2022年主要为Omicron分支。  结论  广西持续存在从东南亚疫情高风险国家通过口岸输入疫情的风险,输入感染者的病毒主要为当年的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口岸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需要持续关注输入性病例。
青海省藏族人群结核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
杨世泽, 马斌忠, 王兆芬, 魏於家, 李尔琛, 王朝才, 蒋明霞
2023, 27(7): 850-85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8
摘要(275) HTML (117) PDF(12)
摘要:
  目的  分析青海省藏族人群结核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为藏族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青海省藏族人群结核病治疗转归情况,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成功治疗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χ2检验初步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差膨胀系数(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检验共线性。  结果  2016―2020年青海省藏族人群肺结核成功治疗率为96.841%,成功治疗率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60岁(OR=2.467, 95% CI: 1.333~4.889, P=0.006)、就诊延迟(OR=1.364, 95% CI: 1.096~1.702, P=0.006)、Ⅲ型结核病(OR=2.659, 95% CI: 1.190~7.584, P=0.034)、Ⅳ型结核病(OR=4.457, 95% CI: 1.921~12.988, P=0.002)、Ⅴ型结核病(OR=4.671, 95% CI: 1.976~13.747, P=0.001)和复治(OR=1.868, 95% CI: 1.219~2.763, P=0.003)为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流动人口(OR=0.603, 95% CI: 0.453~0.794, P<0.00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OR=0.211, 95% CI: 0.081~0.661, P=0.003)、医院管理(OR=0.313, 95% CI: 0.125~0.962, P=0.023)、全程管理(OR=0.146, 95% CI: 0.100~0.213, P<0.001)、强化期督导(OR=0.543, 95% CI: 0.373~0.795, P=0.002)和全程督导(OR=0.374, 95% CI: 0.252~0.556, P<0.001)为保护因素。  结论  青海省藏族结核病成功治疗率较高,重点关注老年患者、就诊延迟患者、Ⅲ型结核病患者、Ⅳ型结核病患者、Ⅴ型结核病患者和复治患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结核病治疗管理能力,采取督导和全程管理的治疗管理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成功治疗率。
兰州市1 53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耐多药情况及影响因素
张宇琦, 王智永, 李宗煜, 高文龙, 李明, 罗秋霞, 向媛媛, 包凯
2023, 27(7): 854-85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19
摘要(210) HTML (77) PDF(23)
摘要:
  目的  探索1 536例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8―2020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管理的兰州市1 53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索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536例肺结核患者中,耐药患者445例(29.0%),耐多药患者327例(2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类型和登记分类间患者耐多药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牧民及工人(OR=2.95, 95% CI: 1.32~6.59, P=0.008)、其他职业(OR=3.12, 95% CI: 1.41~6.88, P=0.005)、登记分类为复发(OR=6.16, 95% CI: 3.66~10.39, P < 0.001)、复治失败(OR=11.93, 95% CI: 4.61~30.88, P < 0.001)和初治失败(OR=14.10, 95% CI: 7.74~25.69, P < 0.001)的患者出现耐多药可能性较高;而兰州市户籍患者发生耐多药的可能性较低(OR=0.11, 95% CI: 0.08~0.16, P < 0.001)。  结论  兰州市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较高。农牧民及工人、其他职业、非兰州市户籍、复发、初治失败和复治失败是发生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
福建省2014―2020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
曾志伟, 祝寒松, 韩腾伟, 刘维俊, 刘菁, 肖方震, 周淑姮, 徐国英, 戴彦良, 王加熊
2023, 27(7): 858-8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20
摘要(333) HTML (191) PDF(28)
摘要: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14―2020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4―202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病例信息,采用WPS 2016、SPSS 20.0、ArcGIS 10.0、SaTScan 9.5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索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4―2020年福建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 595例,年均发病率为3.0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病例集中于40~<70岁(73.10%),职业以农民为主(73.30%)。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南平市11.71/10万,发病率居前的县区为平和县(36.71/10万)、光泽县(31.28/10万)。时空扫描显示最大可能聚集区多达10个,以平和县为中心覆盖了6个县区。  结论  福建省恙虫病发病存在一定的时空聚集性,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日常监测和病原检测工作,降低福建省恙虫病发病水平。
安徽省部分地区医院就诊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戴色莺, 程晓莉, 吴建军, 秦义组, 张进, 吴家兵, 范引光
2023, 27(7): 864-8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7.021
摘要(224) HTML (125) PDF(25)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院就诊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及特征。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调查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就诊人群进行调查和HCV抗体、核酸检测。  结果  共调查7 052例医院就诊人群,HCV抗体阳性率为0.68%,核酸阳性率为0.31%。综合医院就诊人群HCV抗体阳性率高于妇幼保健院(P=0.004),不同性别间HCV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间HCV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其中≥20岁人群HCV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科室送检的血样HCV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  结论  安徽省医院就诊人群丙肝感染状况呈中等流行水平,应加强对感染/传染科、内镜室等重点科室就诊人群的丙肝筛查。